循聲望去隻見一葉扁舟正,一個綠衫少女手執雙槳,緩緩劃水而來,口中唱著小曲。隻見阿碧一雙纖手皓膚如玉,映著綠波,便如透明一般,卻又有幾分不似中原人的氣質。
段譽在大理時誦讀前人詩詞文章,於江南風物早就深為傾倒,此刻一聽此曲,不由得心魂俱醉,心道:“這女子定是阿碧,江南美女果真別有風味,雖然比之婉妹,倩兒和襄兒容貌差那麼一點,但溫柔可愛也讓人心動,可比電視劇裏的阿碧美麗多了。”不由得想起木婉清和呂家姐妹來,旋即又看著少女微笑。
這時阿碧劃著小舟,已近岸邊,聽到鳩摩智的說話,道:“這位大師父要去參合莊,阿有啥事體?”說話聲音極甜極清,令人一聽之下,說不出的舒適。
鳩摩智道:“小僧欲到參合莊去,小娘子能指點途徑麼?”
阿碧微笑道:“參合莊的名字,外邊人勿會曉得,大師父從啥地方聽來?”
鳩摩智道:“小僧是慕容先生方外至交,特來老友墓前一祭,以踐昔日之約。並盼得識慕容公子清範。”
阿碧沉吟道:“介末真正弗巧哉!慕容公子剛剛前日出仔門,大師父來得三日末,介就碰著公子哉。”
鳩摩智道:“與公子緣慳一麵,教人可好生惆悵,但小僧從吐番國萬裏迢迢來到中土,願在慕容先生墓前一拜,以完當年心願。”
阿碧道:“大師父是慕容老爺的可好朋友,先請去用一杯清茶,我再給你傳報,你講可好不?”鳩摩智道:“小娘子是公子府上何人?該當如何稱呼才是?”
阿碧嫣然一笑,道:“啊唷!我是服侍公子撫琴吹笛的小丫頭,叫做阿碧。你勿要大娘子、小娘子的介客氣,叫我阿碧可好哉!”她一口蘇州土白,本來不易聽懂,但她是武林世家的侍婢,想是平素官話聽得多了,說話中盡量加上了些官話,鳩摩智與段譽等尚可勉強明白。當下鳩摩智恭恭敬敬的道:“不敢!”
阿碧道:“這裏去燕子塢琴韻小築,都是水路,倘若這幾位通通要去,我劃船相送,可好?”她每問一句“可好”,都是殷勤探詢,軟語商量,教人難以拒卻。
鳩摩智道:“如此有勞了。”
船離開岸邊,舟行湖上,幾個轉折,便轉入了一莊大湖之中,極目望去,但見煙波浩渺,遠水接天。
阿碧漫聲唱道:“二社良辰,千家庭院,翩翩又睹雙飛燕。鳳凰巢穩許為鄰,瀟湘煙瞑來何晚?亂入紅樓,低飛綠岸,畫梁輕拂歌塵轉。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
“真可好聽,阿碧姑娘,這便是神仙瑤曲嗎?”段譽讚道。
“公子真會說笑,阿碧隻是隨口亂唱,哪有什麼可好聽的。”
“嗬嗬,有阿碧姑娘在身邊唱曲當真沒有煩勞,如聽仙樂啊!我倒是希望能一直聽阿碧姑娘的歌聲。”段譽對她在原書中的結局很是同情,真心說道。
阿碧聽他這話,心中一顫,慕容公子也聽自己唱曲卻從來沒這麼讚揚過,不禁望向段譽,隻見這人一身白衣,一張比慕容公子還要俊美的臉上推滿笑容,那是慕容公子沒有的,不由心生可好感,見段譽也在看她不由地下了頭,兀自劃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