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四章 最苦——就最珍貴(1 / 2)

無論仙凡界都流傳過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吃苦可以不斷積累無量無計的福德,能償還銷去生命生生世世的罪業!可以在以後的生命輪回轉生的長河裏,得到福報,如果是當人,那就得大福報,名利雙收,富甲天下!如果是成神,那就是大功德,威德無量,修出了三界還可以永不吃苦,永遠美好!

所以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如來出麵,對他說,玉帝還沒有成神時,在下界,吃了無數的苦,遭了無數的罪,一劫就是多少億年!曆盡萬劫!真靈不滅,善念永存!才能在三界中的忉利天界中,為帝稱尊,享無極永福大位!所以眾仙神都公認他的成就與威望!

但是呢,人很難明白,也不願吃苦,就想天天幸福,舒舒服服,但是生命不止一次,把福享盡了,沒有出三界,還得在生命輪回裏,生生世世轉生,苦海無邊,永無出頭之日!

當然,釋迦牟佛在修行未開悟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苦行非道也!他的這句話不是說修道人不用吃苦,是針對自己與當時印度很多苦行者,把吃苦當成了修煉的目的,認為一味吃苦就可以修成覺悟者,就可以證得大道!

其實釋迦佛的意思是,吃苦不是修煉的目標,充其量隻是無限度增加福德與功德,不能覺悟生出大智慧,真正要想證得菩提,是需要悟道,提升思想道德標準心性境界,開悟心明,大智大慧,這才是修煉的目的與宗旨。

如果說吃苦就能成大道,那所有社會最底層的體力勞動者都可以成道覺悟了,沒有人比他們更勞累辛苦的了!

那麼玄明現在的苦難,就是對他最大的考驗與磨練!

外篇:於是這三月之期,大家散學,還是照樣可回轉到青陽館,眾人急著要見玄明,莫名覺得玄明讓大家非常牽掛,還沒到家,

就遠遠見到玄明,門前而立,等眾人歸來,大夥立刻一擁而上,圍著他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向他一一描述學堂裏的情況。

玄明微笑不語,聽眾人言談,也非常高興,隻是後來心亭道:“玄明哥,先生布置了課業,需要做詩言誌,這個我可不會呀。”

雲飛、皓然、嘯雨倒是無所謂,畢竟他們或出身官宦世家,或商賈名門,或江湖豪莊,讀書識字,俱是有條件延請私塾先生到家中,專門講習過聖賢之書

插一段題外話: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儒釋道三家之學博大精深,這種文化血脈的傳承,私塾教育功不可沒,過去公學並不發達,很多民族的國萃精華,卻是看似不起眼的,藉藉無名的私塾先生肩負起教導之責任。

以往的學界巨子,文壇大家,修行大師,無不博古通今,於傳統文化熟稔於心,國學功底無不深厚紮實,可悲的是,所謂的“新文化運動”是閹割了華夏文化的傳統血脈延續與傳承

時至今日,很多國人於文於史,所知甚少,連《藤王閣序》都未必能讀懂,更別說佛經、道藏、性命圭旨、四書五經、黃帝內經了。

尤為諷刺的是,當年極力鼓吹打擊否定傳統文化的所謂文人巨匠,他自己本身就是私塾起蒙,寫了大量的研究性古文著作,對中國古文化比誰都要精通精深!但他卻要以白話形式來革了傳統文化的命,就好象練葵花寶典,揮劍自宮一樣。

華夏文明之所以綿延數千年不衰,是因為它其中蘊含了太多生命本身與自然宇宙互為一體的內涵,不同的朝代的文化互為交集,形成淵源流長,包容性,凝聚、融合度,非常超凡的中原文明,

所以過去哪怕蒙元、滿清占據中土,但最後無不被璀璨神傳的華夏文化所融解漢化,甚至漢文化、漢服、漢禮儀,影響力之深遠廣大,衝出了地域國界,遠波及東亞韓國、日本,東南亞新加坡、歐美華人街,

這種兼融並蓄,光輝燦爛,傾倒眾生、神奇迷人的文化魅力卓絕於世,亦是現今存世的最悠久長壽的文化,

那麼一個國家或民族是不是真正的亡國與徹底地被殖民化,不僅僅是領土與政權統治地位的喪失,往往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麵的文化內涵與文明價值的喪失與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