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老夫人他們對您可真好!”
茉莉將包袱拆開,一邊收拾衣裳,一邊感歎。
這兩個大包袱的衣裳,除了主君的三套衣衫鞋襪,剩下七八套幾乎全部都是娘子的。
各種顏色的裙子,主腰,寬袖紗衫,繡鞋,以及各種顏色的比甲,長褙子 。
“說的沒錯,娘對我確實好!”
雲初坐在一邊正看信,聽得茉莉的話,隨口應了一句。
她能遇上張氏這樣的婆婆,確實是一種幸運。
哪怕張氏一開始對她好,是因為李淮安娶不上媳婦兒,對她的態度,暗暗帶著一種討好。
可後來她們相處的時間長了以後,婆婆對她與對小桃並沒什麼區別。
唯一不同之處,那就是對她的一種依賴。
以前家裏日子過得苦,她想辦法改善了家裏的夥食,又讓李淮安再次振作起來,一步步的在縣裏紮根,都讓婆婆明白了她是個可靠的人。
她喜歡這種被人認可的感覺,況且,婆婆聽話還不多事,正是她喜歡的。
“奴婢可算是看出來了,老夫人她對您,比主君好像親娘。
您瞧瞧,主君的衣裳鞋襪隻有三套,而且顏色料子都是常見的,繡的竹子也都是少部分的。
再看看您的衣裳料子,可比主君的好的多了去了。
尤其這提花緞麵的裙子,摸起來滑滑的,穿在身上肯定好看。
還有啊,這小衣的料子選得也是不傷肌膚的柔軟料子。”
雲初扶著圈椅起身,走到茉莉跟前,隨手拿起一臉藕粉色的主腰摸了摸,看上麵的針法,應該是如月繡的。
“娘她們肯定又熬夜了吧!白天要去給那些孩子教學,哪有多餘的時間來做衣裳。
再說了,我這身子一天比一天圓潤,娘做的衣裳恐怕也穿不上的。”
白天要去教授那些孩子繡藝,晚上回來又要熬夜給她做衣裳,那得多辛苦啊。
能想象到他們很忙很累,可是她們每天卻也過得很開心,這從阿易的信中就能看得出來。
短短幾個月,有了沈嘉佑在那裏坐鎮,再加上有李淮安的秀才身份加持,縣裏沒人敢去搗亂,學本事的孩子又招了好幾個。
阿易信中說,新來的縣令對她們家很客氣,每次來的時候都是便裝來,一來就是大半天,也不幹別的,就隻靜靜坐著聽婆婆說村裏的事。
一來二去的,縣令如今來她們家就跟回自家後院似的。
隔三差五就跑來蹭飯,聽說婆婆也與這位年輕的小縣令很是聊得來。
因著這些關係,就連鋪子裏的生意,也是一日比一日好。
鍾如月更是忙的腳不著地,教完學生又去鋪子裏把關,聽阿易信中說,人都瘦了許多。
隻沈嘉佑與新來的縣令像是不對付,每次碰麵,兩人都吵的停不下來。
光是看他信中所說,感覺都有一種立馬回家的衝動。
這樣好啊,這樣子忙起來,婆婆也不至於閑的發慌,一個勁兒的胡思亂想。
等他們這次回去了,就多招幾個繡娘,將娘和如月騰出來,隻將幾個繡娘管理好就行了。
以後孩子越來越多,單單靠娘和如月兩人肯定忙不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