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8年,何蝦貴、何傳貴正式當農民了,之後蔡躍進成了何家的常客。
這一年何寶貴升級到初中讀一年級,這一年也是高考恢複的第一年。
讀書的人有了更明確更實在的目的---讀書優則可以跳農門!
這是一個曆史性的轉變,很多人的命運在這一年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知識青年全部回城了。從這一年,大家開始找門路變成城裏人。
成為佼佼者的夢想太遙遠,何寶貴卻知道搞好學習總是對的。
因此,她在這一年把小學的算術課本全部複習了一遍,以前不懂的一下子全懂了--因為理解能力不同了,所以不過花了兩個
星期的課外時間就把以前的不足科目補上來了。
小學叫算術,初中叫做數學了,所謂溫故知新,以前短板的補齊對何寶貴初中的數學成績的提高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大家驚奇地發現,以前語文第一,數學隻是中等成績的何寶貴,在升上初中後,數學竟然也穩穩地保持著第一。
大家都在說“幾何幾何,想破腦殼;代數代數撕了再做”就算以前的數學尖子生新學初中數學也是感到了難度。
偏偏和寶貴與眾不同。
這就讓一些同學不服氣了,尤其是那些留級生,憑什麼和寶貴一上來就門門功課壓住他們?他們好歹比她花的時間多啊。
也看不出何寶貴有多麼高明的學習方法。可就是誰也比不過她。
何寶貴她們的班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一年級,班裏的同學有一半是各個年級的留級生。原來的同學隻剩下一半了,
尤其是出中一年級當年的留級生最不服何寶貴了,他們對何寶貴也沒有被勸和的那些老同學一樣的感情,有的隻是嫉妒和
不服。
楊虎和許建新本來高何寶貴一級的,但是這年都留級和何寶貴成了同班同學。
據說許建新本來不用留級的,他是主動要求留級的,理由是要把功課學的紮實一些。這在學生中實在罕見。大家都是
唯恐當留級生,哪有人主動留級的。---後來大家才知道,許建新是為了跟何寶貴同班才留級的。哪有人主動要留級的?
可是就算許建新的成績也是不如何寶貴--這就難怪大家不服氣了。
班主任徐老師是一個女老師,這一年她剛結婚懷第一個孩子,她家又沒有老人幫襯,備課有時就不怎麼充分,幸虧每次都
何寶貴幫她救急。她對何寶貴與其說是寵愛,毋寧說是倚重----語文課上,何寶貴回答問題的答案就是全班的標準答案。
徐老師就是沒有來的及備課也是不用擔心的,何寶貴的答案不比她的備課內容差。
徐老師也了解到何寶貴整個小學隻是語文成績突出,數學一直是中等,可是進入初中後兩門主課卻是齊頭並進了。
徐老師跟教數序的田老師交流過了,數學老師在考試的時候特別留意了何寶貴,並沒有發現絲毫的弄虛作假。
何寶貴的成績是真實的。
第一次期中考試後,何寶貴得到了一個精美的筆記本--她的筆記本是攢著用的,從來沒有買過。
作業展覽的時候,何寶貴的每一個作業本都成了展品,她也一次性得到了12個新的作業本---她應得的獎品。
一向自以為頗有小聰明的楊虎在確認沒法超越和寶貴的成績以後,開始用起了小時候的手段----強力打壓。
楊虎是初一班男生暗裏的頭,因為沒有人打的過他,他的成績也比大多數男生要好。
許建新隻是明麵上的頭,他成績隻是在何寶貴之下,這一年代替黃曉梅當了班裏的班長。--黃曉梅到鎮上的中學上學了。
何寶貴還是當著學習委員,每天給大家管理作業本。
何寶貴本來人緣很好的,在楊虎的號召下,大多數同學開始孤立她了。
看到何寶貴幾乎把所有時間花在學習上,並不受孤立狀況的影響,楊虎利用放學後學校沒有人的時候,把對著何寶貴的教
室牆打了一個洞。
這樣,課間休息的時候,如果何寶貴還在座位上,就會有磚頭或者地灰從牆洞裏扔向何寶貴。
這一年的學習氣氛特別濃,考試也特別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