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2 / 2)

突然,陽澤停住步子。

“公主,那些百姓的話您不用理會。如果您不高興,我去好好跟他們理論!”茗秋見陽澤沒有反應,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隻看到一個包著頭巾的老婆婆,穿著黑色繡白紋的衣袍匆匆走著。

“公……”

“茗秋,跟上。”

“啊!哦。”

………………

明慧寺中,一頭插竹葉簪的男子跪在蒲團上,朝著上方的觀世音菩薩雕像上了三炷香,然後端起桌上的一碗水一飲而盡。有小廝低著頭站在後麵,手上拿著竹笛。

“施主今日前來所拜?”黃色的帷幔後走出來一個穿著紅底黃格袈裟的白胡子老人。

“?”男子呆呆地看著手中釉色不勻的碗,搖了搖頭,“不為什麼,我本虔心於佛,隻是一個心安,按意所為。凡人自有瀟灑徒,不求什麼。”

“可施主眉頭輕皺,此乃鬱結於心;衣裳有水滴,此乃心慌而為;香上有掐痕,此乃不甘所致。此皆為有所為的表現。”

一時廟裏安靜得可怕。

因為今日為明慧寺的修繕日,寺廟不對外開放,這位男子為寺廟投了許多銀子,得以自由出入。觀其麵目,一身貴氣,王侯麵相是個舍小為大之人,此人若為帝王,乃國之幸事。

可惜,此人薄福。

“方丈,我有一事想請教。”“施主請講。”

“我討厭一個人,想打敗他;我不喜歡一個人,想整治她。有一個人告訴我,她能幫助我做我想做的。我自詡為正人,可是耐不住誘惑,答應了她。現在她受傷了,我知道應該製止她,可是……我又不甘。我的孽障是不是無法還清的,還是我注定要做個小人。”

“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善,沒有絕對的惡。一切因果都源於人的心甘情願,人的想法都是由自己決定的,佛祖也無法改變。”方丈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看著低頭的男子又向觀世音磕了幾個頭。

總之,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主子,您小心點。”男子從寺廟出來,拂開小廝的手,向下望去。

明慧寺位於暻秀山的峰頂,從這裏眺望可以看到京城百態,也可以看到那個像鳥籠子一樣禁錮他童年、像五石散一樣禁錮他身心的皇宮。

這種站在高處的滋味,是他一直都渴望的——特別是在被送出征戰之後。

那種血肉分離的刺激會給他勝利者的喜悅。

雖然外表看著光鮮溫潤,可也許…他內裏已經腐敗了。

第五英,對不起了。

不是誰都想做惡人的,一切都是身不由己啊。

把你的愛徹底交給我吧。

等我打敗太子,讓父皇更加厭惡他,等我坐上皇位,我一定會給你的家族以榮寵的。

從山頂到山下有兩條路,一條是供貴人坐轎子的,一天是供人們走石板梯的。

他喜歡從第二條路走下來,因為他相信——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