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農家少年(1 / 2)

在連綿的山腳下,數十座古樸的農村小屋靜靜佇立。小屋的牆體由青灰色的石塊堆砌而成,歲月的痕跡在上麵留下了斑駁的印記,屋頂覆蓋著厚厚的稻草,經過陽光的洗禮,呈現出一種溫暖的金黃色,與周圍的綠樹青山相映成趣。

其中一座小屋的門前,一條蜿蜒曲折的小徑通往遠方,兩旁是隨風搖曳的野花和青翠的野草,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門前懸掛著一串用竹篾編織成的門簾,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低聲細語著。

若是走進小屋,會有一股質樸而溫馨的氣息撲麵而來,屋內陳設簡單而實用,一張木製的方桌置於中央,四把同樣材質的椅子圍繞其旁。牆壁上掛著一些農具和漁網,顯示著主人的勤勞和樸實。在屋子的一角,一張簡陋的木床擺放得整整齊齊,上麵鋪著一塊手工編織的棉布床單,給人一種溫暖而舒適的感覺。

透過小屋的窗戶,可以看到遠處的田野和河流。田野上,金黃的麥浪翻滾著,像是在跳著一支歡快的舞蹈。

在河流邊上,楊柳依依,水波粼粼,偶爾還能聽到遠處傳來的牧笛聲和牛羊的叫聲,構成了一幅寧靜而和諧的田園畫卷。

這座小屋雖然簡陋,但卻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和家的溫馨。

二狗子躺在簡陋的床上,目光透過昏暗的燈光,凝視著那由稻草和爛泥簡單糊成的黑屋頂。屋頂上,斑駁的痕跡見證了歲月的流逝,無聲地訴說著過往的艱辛。他身上的舊棉被,原本的顏色早已模糊不清,被歲月和汗水的侵蝕,變成了深黃色,幾乎辨認不出它曾經的模樣。

這床棉被仿佛是他生活的縮影,曆經風霜,卻依然伴隨著他度過每一個寒冷的夜晚。它若有若無地散發著淡淡的黴味,那是歲月的味道,是艱辛生活的味道。然而,即使如此,二狗子也依然緊緊擁抱著它。

二狗子姓葉名凡,這麼普通的名字,他父母可起不出來,這是他父親用一隻山雞,求村裏老陳叔給起的名字。

二狗子這個名字,雖然聽起來有些粗俗,甚至有些刺耳,但在村裏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這個名字的主人葉凡,實際上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孩子,然而除了家中的親人,村中的大多數人卻鮮少用這個名字來稱呼他。他們更習慣於用那個帶著些許戲謔和親切感的“二狗子”,仿佛這個名字更能體現他的活潑與機靈,盡管如此,葉凡並不在意這些。

因為村裏的其他孩子也都被叫一些不太雅觀的外號,被冠以“蠢狗”、“臭鴨蛋”、“豬頭三”、“狗蛋”、“狗娃”、“傻妮”、“大根”、“二根”、“汪財”等諸如此類的稱呼。這些名字聽起來也並不比“二狗子”更加悅耳動聽,甚至在某些方麵還顯得更加刺眼和刺耳。

雖然名字聽著很土,有些聽著很有財氣,但是這些名字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愛和希望,農村人們都需要給孩子取個賤名才能養活孩子,希望他們的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而之所以被人起了個“二狗子”的綽號,也隻不過是因為村裏已有一個叫“狗子”的孩子了,這孩子不過大他一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