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可以質疑,可以害怕,但如果我們連最後的保護屏障都沒有,未來隻會更加混亂。”

話音未落,角落裏的一個老者輕輕歎息,喃喃自語道:

“我兒子在之前的戰鬥中犧牲了。我曾以為,隻要我再也不涉及戰爭,我就能保住剩下的家人。可現在,我才明白,逃避並不是答案。”

曾瑩瑩朝著老者的方向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我們每個人都有失去過親人,失去過自己珍視的東西。”

“你們不相信軍隊,我明白,因為戰爭帶來的痛苦太深。”

“但請相信,我並不要求你們盲從。今天,我今天來參加你們的這次討論會,就是為了讓你們表達出心中的不滿和疑問,同時,我也會盡力給你們答案。”

討論會就這樣在避難所裏正式開始。人們從最初的低語逐漸轉變為熱烈的討論和質問。

“軍隊真的能保護我們嗎?萬一又是一次失敗怎麼辦?”

“我們已經失去太多了,誰來保證我們的親人不會再犧牲?”

“如果參軍的人死了,誰來養活我們剩下的人?”

各種質疑的聲音此起彼伏,但曾瑩瑩始終保持冷靜。

她知道,征兵計劃不僅僅是軍事上的行動,還是一場社會心理的重建。

這場心理重建的主題是:“恢複對人民軍隊的信任、信心和信賴!”

“我不想給你們虛假的承諾。”

曾瑩瑩緩緩說道,“但我要讓你們明白,我們必須重建武裝力量,這是為了我們所有人,也是為了讓你們的親人有一天能夠回到一個安全的家……”

一時間,避難所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人們不再激烈地爭論,但每個人心中仍然充滿了疑慮。

周蓉站起身,環顧四周,然後轉向曾瑩瑩,“曾主席,或許你說得對,我們確實需要軍隊。”

“但我們也需要信任,我們信任您,並不代表我們現在還相信軍隊,而信任不是靠幾句話就能建立的。”

曾瑩瑩點頭,目光堅定地看著她,“我理解。我會用行動來證明,我們的軍隊重建不是為了權力,而是為了保護每一個還在努力活著的人。”

隨著討論的深入,許多幸存者開始思考自己的立場。

那些曾對軍隊抱有極大懷疑的人,慢慢被曾瑩瑩的言辭打動。

而那些因為失去家人而絕望的人,也在曾瑩瑩的承諾中找到了些許的安慰。

最終,在一番思想鬥爭後,越來越多的幸存者選擇信任曾瑩瑩,信任軍隊,重新燃起了人民武裝的希望和熱情。

他們知道,未來的路依然艱難,但至少他們還有選擇,還有希望。

曾瑩瑩站在避難所門口,目送著人群漸漸散去,心裏也很難受。

她可以用積分兌換大量機器人來組建軍隊,可那樣的軍隊……不屬於人類文明!

在這末世,人民軍隊要重新走回人民的心中,成為能夠承載人民希望的人民子弟兵,要經過的道路,必然是屍山血海!

但是,曾瑩瑩相信,在這以後,沒有人能夠阻止那豎著紅色旗幟的人民軍隊,走向光明!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