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機鋒暗藏(1 / 2)

沈七跪在俞蓮舟的房外,已然整整一夜。

房中俞蓮舟等人也是徹夜未睡,商討一月之後的比武該如何是好。

五日前華山派鮮於掌門飛鴿傳書武當,宋遠橋便連夜去見張三豐,第二日一早便領了一行五人趕往大都,一路鞍馬勞動,倒是見到不少趕來的武林人士。他們幾人行事低調,到了大都又馬不停蹄趕到問凡莊來見沈七。

而在聽了沈七一番陳述之後,宋遠橋默然想了半天,最後決定是否要重新列沈七於武當門牆之內。

“二弟,我們這樣對沈七是不是太苛刻了?畢竟他還是少年人,若是傷了可就適得其反了。”宋遠橋坐在房中上首,淡淡的說道。

俞蓮舟默然不語,怔怔的看著燈盞上不住跳動的火光,也如他此刻的心思一般。

“掌門,沈七乃是因為我…”楚問仙站在殷梨亭的身後,鼓起勇氣說道。

“這不是因為誰一個人的事情,此事關聯太大,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若是勝了倒也罷了,若是敗了呢?武當派將成為千古罪人,對不住全天下的漢人。”俞蓮舟忽然開口說道:“他一時衝動答應下的事情,卻是連他自己都擔當不起,何況別人?”

“事情未必便是如此的糟糕,至少現在勝負還是五五之數。”宋遠橋見眾人心情甚是沉悶,嗬嗬一笑道:“我之前觀沈七修為,這大半年他的進步非同小可,在年輕一輩之中已算是了不起的了,煉域門和天師道雖然聲名在外,未必便強於沈七,倒是汝陽王所選之人極為可慮。”語氣雖然平淡,卻吐露出對沈七極大的信心。

“我也看好沈七,我現在未必都是他的對手,好小子。”坐在殷梨亭下手的莫聲穀一擊掌,讚歎道:“咱們武當派素來行俠仗義,絕不會做對不住漢人的事情,其他各派也定能理解這其中的緣由。”

“七弟,哪有你這樣自己誇自己的?”俞蓮舟啞然失笑道:“若是平時倒也罷了,人家或許會客氣這麼說上一句,現在關乎民族大義,誰還會記得須些個小恩小惠?”說罷站起身來在房中渡著步子,歎息道:“當初我知道了沈七的身世,答應他要為他全家討回公道,如今他為家人報仇,這本也無可厚非。如今他闖下這滔天的大禍,我這個做師父的責無旁貸。”

“那依二弟你的意思呢?”宋遠橋瞧著俞蓮舟,也自歎息道:“咱們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關鍵是如何將這件事的影響化解到最小,算是給天下人一個交代。”說著緩緩搖頭道:“咱們武當派決不能做全天下的罪人,便是搭上‘武當七俠’也無所謂。”在說道‘武當七俠’幾個字的時候,宋遠橋麵上榮光一閃,顯是極為珍重。

“若是沈七勝了,那豈不就萬事大吉?”看到氣氛又沉悶起來,一直沉默的殷梨亭忽然開口說道:“沈七的劍法我見過,僅僅是比武的話,咱們武當派還從來沒有怕過誰。”

“話是不假,但這樣的賭約誰能輸得起呢?汝陽王不能,他蕭銘烈也不成,咱們武當派更不成。所以咱們既然不能改變這件事的結果,那一定要將事情控製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宋遠橋沉吟道:“我倒是不擔心煉域門那邊,就怕汝陽王輸了不認賬,畢竟這關係到了元庭的生死存亡。”

莫聲穀一拍桌子叫道:“不錯,當今天下各方義士皆積極抗元,形勢本就對元庭不利,汝陽王豈會接受失敗的結局?”

“那到底要怎樣?勝也不是,敗也不是,這算是什麼比武?”宋青書有些茫然道:“那還不如不比了。”

“那倒也不然,武還是要比的,但勝負卻要讓雙方都能夠接受。”宋遠橋微笑道:“若是整個天下都已經知道這場比武,你說他們還會輕易反悔麼?”

俞蓮舟眼中精光一閃,沉聲道:“大哥的意思是…?”

“想辦法將元庭、煉域門全都拖進來,最好將薛匡也拉進來,那就是最好不過了。”宋遠橋吸了口氣,緩緩說出自己的想法。

“拉薛匡進來比武?這也太…”莫聲穀倒吸一口冷氣,不能相信的看著宋遠橋:“這樣的話,沈七還有勝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