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欲道天機(1 / 2)

他此言一出,大殿前江湖人士盡皆群相聳動。張三豐成名垂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的人已死得幹幹淨淨,世上再無一人。他的武功到底如何了得,武林中隻是流傳各種各樣神奇的傳說而已,除了他嫡傳的七名弟子之外,誰也沒親眼見過。但宋遠橋等武當七俠威震天下,徒弟已是如此,師父本領不可言喻。少林、武當兩派之外的眾人聽空智竟公然向張三豐挑戰,無不大為振奮,心想今日可目睹當世第一高手顯示武功,實是不虛此行。

眾人的目光一齊集在張三豐臉上,瞧他是否允諾,隻見他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空智接著說道:“張真人武功蓋世,天下無敵,我少林三僧自非張真人對手。但實逼處此,貴我兩派的糾葛,若不各憑武功一判強弱,總是難解。我師兄弟三人不自量力,要聯手請張真人賜教。”頓了頓又說道:“張五俠不肯說出謝遜的下落,沈七關係到中原武林的安危,這其中委實關係重大。少林派在此為中原武林請下宏願:若是我少林僥幸獲勝,還請武當派的張五俠將謝遜的下落說出,至於沈七麼?則由少林帶回,擇日舉行武林大會,公審沈七,以還天下漢人一個公道,更是給江湖人士敲一次警鍾。”

眾人心想:“你話倒說得好聽,卻原來是要以三敵一。張三豐武功雖高,但百齡老人,精力已衰,未必擋得住少林三大神僧的聯手合力。再說沈七由你少林帶回去,隻怕這寶藏便也一並落入你少林之手了。”然而眾人雖然如此想來,卻沒有人提出異議,皆因自己無法出頭。

孟劍然和孟飛陽等幾人相互看了一眼,並步走到空聞跟前,道:“少林此舉端的是為中原武林著想,想那謝遜作惡多端,百死不足以謝其罪,大師的提議我等深以為然。不過沈七之事還因商量一番,畢竟此時關係甚大,若是處理不當,隻怕會引起煉域門的動作。”

空智一搓斜斜的眉毛一揚,問道:“那以施主之意,該如何處理沈七?”

孟劍然正要說出自己的想法,俞蓮舟忽然冷冷說道:“今日是家師百歲壽誕,大家若是誠心而來,俞蓮舟別無二話。若是存了其他的心思,恕我武當不招待了。至於空智大師所言,在下不敢苟同:謝遜和我五弟義結金蘭,那謝遜縱然有再多不是,卻也怪罪不到我五弟身上。沈七是我俞蓮舟的弟子,大家若是對他有什麼意見,第一:他師門自有道理,第二:他師父尚在人世。這件事武當自然會給大家一個交代,若是誰想要沈七如何...哼!”說著雙眼向眾人一掃,渾身氣勢大漲,站在他身旁之人連連後退,竟然受不住那無形的壓力。

空智早先上山的時候就已經看出俞蓮舟身上受了傷,不想他的修為竟然如此深厚,看來自己還是小覷他武當派了。想到這裏他忽然想起張三豐百年前正是出自少林,如今武當短短數十年之間竟然可以和少林分庭抗禮,這其中定是從我少林帶走不少精妙的武學。不禁上前也冷笑道:“好啊,武當派如此袒護弟子,今日沈七之患不除,他日難保不出什麼‘國師真人’之流。”如今是蒙古人的天下,若是產生國師自然是受朝廷封賜,這般說來是將張三豐也諷刺進去了。

武當諸俠聽他辱及恩師,俱是惱怒非常。宋遠橋等年長之人尚可,殷梨亭和莫聲穀可就忍耐不住。聞言莫聲穀一聲長嘯,走到空智跟前,恨恨道:“既然如此,就由你所說江湖事江湖了,不說沈七是我武當弟子,便是不相幹之人,也需將事情說清楚了,哪裏如你們這般的強橫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