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風雲際會(1 / 2)

張三豐迎著空聞等進入大殿。何太衝、靜玄師太、關能等上前相見,互道仰慕,又是一番客套。這空聞方丈極甚是謙抑,對每一派每一幫的後輩弟子都要合十為禮,招呼幾句,亂了好一陣,數百人才一一引見完畢。待三位高僧坐到何太衝對麵,喝了一杯清茶後。空聞說道:“張真人,貧僧依年紀班輩說,都是你的後輩。今日除了拜壽,原是不該另提別事。但貧僧忝為少林派掌門,有幾句話要向前輩坦率相陳,還請張真人勿予見怪。”

張三豐向來豪爽,開門見山的便道:“三位高僧,可是為了我這第五弟子張翠山而來麼?”張翠山聽得師父提到自己名字,便站了諸人跟前。

空聞道:“正是,我們有三件事情,其中兩件要請教張五俠。第一件,張五俠殺了我少林派的龍門鏢局滿局七十一口,又擊斃了少林僧人六人,這七十七人的性命,該當如何了結?第二件事,敝師兄空見大師,一生慈悲有德,與人無爭,卻慘被金毛獅王謝遜害死,聽說張五俠知曉那姓謝的下落,還請張五俠賜示。至於這第三件事卻是關係到我中原百姓的福祉所在,聽聞武當有弟子喚著沈七的,和元廷汝陽王相談甚歡,又和煉獄門結下盟約,將前朝郭靖大俠傳下的寶藏換著進身之資。出家人本該四大皆空,無奈貧僧修行不到,少林寺更是無法坐視江湖顛覆而不顧,因此還請張真人示下。”說罷喧了聲佛號,引得來山中的眾人無不隨聲符合,要武當交出沈七來。

張翠山踏前一步朗聲道:“空聞大師,龍門鏢局和少林僧人這七十七口人命,絕非晚輩所傷。張翠山一生受恩師訓海,雖然愚庸,卻不敢打誑。至於傷這七十七口性命之人是誰,晚輩倒也知曉,可是不願明言。這是第一件。那第二件呢,空見大師圓寂西歸,天下無不痛悼,隻是那金毛獅王和晚輩有八拜之交,義結金蘭。謝遜身在何處,實不相瞞,晚輩原也知悉。但我武林中人,最重一個‘義’字,張翠山頭可斷,血可濺,我義兄的下落,我決計不能吐露。此事跟我恩師無關,跟我眾同門亦無幹連,由張翠山一人擔當。各位若欲以死相逼,要殺要剮,便請下手。姓張的生平沒做過半件貽羞師門之事,沒妄殺過一個好人,各位今日定要逼我不義,有死而已。”他這番話侃侃而言,滿臉正氣。

空聞方丈尚未回答,空智站起身念了聲:“阿彌陀佛!”轉向張三豐道:“張真人,令徒之言在江湖之間原也不錯,隻是此事關係甚大,還請張真人明示。”頓了頓說道:“至於江湖傳言沈七之事,本來這是武當派的家事,我們本不該過問,但若是關係到江湖同道的安危,少林卻不得不出這個頭,是非曲直之處,還煩請張真人喚出沈七一辯是非。”他這番話處處以江湖同道著想,又扣著中原福祉這頂大帽子,頓時眾人更加激憤。

沈七見對方緊緊將自己置於賣國通敵之地,不想讓武當諸俠為難,待要走出有一分辨一分的時候,山門外一人朗聲道:“丐幫後學孟劍然率丐幫一眾幫眾給張真人祝壽,願張真人福澤綿綿。”這聲音如同在天空之中轟隆隆的傳來,端的是人未至,氣勢已至。眾人聽到丐幫僅次幫主史火龍的九袋長老孟劍然也來給張三豐祝壽,頓時如炸開了窩一般:江湖有言:‘明教、丐幫、少林派’,各教門以明教居首,天下幫會推丐幫為尊,武學門派則以少林派為第一。明教被江湖同道視為魔教,不提也罷,不想今日武當山上少林丐幫齊聚。

這是自南宋末年,郭靖、黃蓉夫婦曾先後在大勝關及襄陽邀集天下豪傑,共商抗禦蒙古人入侵的大計後。此後將近百年,原以今日武當山上天下英雄齊聚一堂,實在不亞於舉行武林大會。這其中有才智之事不免擔憂事情發展起來,恐怕會引得血濺武當山。雖說以人數而論,武當派處於弱勢,但江湖之上誰人不知武當七俠的厲害?更何況還有一名天下第一的大宗師張三豐坐鎮,真正動起來手來,人家在自家門口,占著人多未必便能取得便宜。至於有些好事之徒則是希望人越來越多的好。

宋遠橋和俞蓮舟對望一眼:沒想到連天下第一大幫的丐幫也來人了。正要出門相迎,有一個聲音寥寥傳來:“全真教掌教孟飛陽恭祝張真人千秋長樂!”

“華山掌門鮮於通恭祝張真人百壽安康!”

“青城掌門白慕雪拜見張真人,願張真人福澤柏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