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幹年後的一個冬天,釣魚台來了個推銷海產品的,來到就找劉玉華。劉玉華這時早就不當團支部書記兼會計了,他在釣魚台最後一個生產隊裏當隊長。劉玉華一開始沒認出他來,待看了他的名片才知道他是渤海水產總公司的經銷副經理楊文彬,即當年的那個楊秘書楊財貿。
劉玉華就介紹他跟釣魚台一個外號叫稅務嫂子的個體經商戶建立了業務聯係。
楊財貿在稅務嫂子那裏辦了一桌酒席,把劉曰慶、劉玉華跟王德寶都請到了。他跟他們打聽王秀雲。劉玉華就告訴他,王秀雲後來嫁給了闖東北的劉來順的大哥劉大順,走了就再沒回來,聽說日子過得還不錯。
楊財貿就表達了下述四個意思:
一是釣魚台是溫柔之鄉。在他最困難的時候,釣魚台接納了他,而當他日子好過的時候,王秀雲離開了他,有君子之風。
二是他對不起劉曰慶、劉玉華,特向二位道歉。社教中他二位因瞞產私分問題職務給擼了,是他告的狀。當時的目的是想立功贖罪,盡快恢複工作,這也是王秀雲最終跟他離婚的根本的原因。
三是張立萍是個好同誌。他曾多次追求過她,恢複工作之後也還給她寫過信,她始終不為之所動,守身如玉,難能可貴。
四是建議釣魚台幹部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爭取盡快脫貧。
最後他問劉玉華:“你有個叔伯兄弟當作家是不是?”
劉玉華說:“是啊,怎麼?讓他給你來一篇?”
他就拿出一個日記本,讓他轉給他那位作家兄弟,看他搞創作用不用得上,“咱不要那純歌頌的,咱就來個事實求是,客觀公正!”
讀者諸君所看到的每一節的後邊的話,就是他的日記摘抄了。
這樣寫還公正嗎楊財貿?
(原載《莽原》1993.2)
最後一個生產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