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誌才坐在車上看著一路上的景色心裏忽然有些惆悵,他道:“這房子住了好多年,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也不知道回來的時候房子還是不是好的,到時候又要重新開始。
到達基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但基地還有人等在外麵,她們身上都穿著帶有“寧省基地誌願者”字樣的熒光衣服。
她們全是寧省的公職人員,之前也有誌願機構想要過來幫忙。
但是國家說以前是誌願者,到了危險的時候也是國家需要保護的人民,而且國家更傾向於建立統一的指揮管理體係,以便更好地協調各方資源和行動。
吳誌才下車後便去後麵的車子拿上整理好的包裹,誌願者也把板車拉過來,現在守在基地的誌願者專門負責單數批的居民。
寧省公職人員有大概幾萬人,可警察、武警和特警等等都要負責維持秩序,水利局和龍國電網的人要負責檢修基地的水電,再加上還有很多其他任務。
而醫院比較複雜,需要的人更多,所以在基地的誌願者不算太多,隻能是兩班製。
吳誌才所在的社區屬於農村社區,他們社區有182戶人家,每戶人家平均下來都有4個人,一個誌願者要準備兩三個板車才能把所有民眾準備的東西放下。
“要麻煩你們先自己拖一下板車了,你們等會兒跟緊我,別擔心,基地裏麵的結構不是很複雜。”
說完誌願者便帶著吳誌才一家人走進去。
吳道泉本以為基地裏麵會是黑暗、潮濕甚至是擁擠的,可進去之後卻出乎他的意料。
裏麵井然有序,還有很多他見都沒見過的機械。
“阿爸,你看像不像科幻電影裏的東西?”
吳道泉四處張望心下感歎,國家之前完全沒有說基地是什麼樣子的,網上不少人猜測基地的環境可能不太好,沒想到竟然會是這樣。
他沒來得及繼續說,走在前麵的誌願者突然停下腳步。
“板車可以直接拖到這上麵,我帶你們去住的地方。”
為了方便誌願者和基地的運轉,基地有好幾個能夠自動運送物資的機械,隻要設定好要送去的房間位置就行。
吳誌才馬上把板車托上去,等誌願者設定好後龐大的機械慢慢運轉起來。
托運物資的機械就像基地的手臂,看似龐大但也能做到精細的工作。
確認機械正常運行之後誌願者便帶著他們走去電梯,此時電梯裏已經等著一家人。
都是一個街道的,平時見過,也許是氛圍比較緊張,所以沒有人打招呼。
與傳統的電梯不同,基地的電梯是通過風能運行。
以前的電梯依靠電力運行,而不是依靠風能,因為電梯的運行需要大量的穩定能源供應,保證能正常運行和安全性。
在之前風能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都表現得較差,無法確保在任何時間都能提供足夠的動力來支撐電梯的運行。
可經過科研人員不斷地技術改進,再加上設備的更新,現在已經能夠保證風能穩定供應。
“基地的能源大多都是由可再生能源供應,有時候可能出現不足的問題,但是你們放心,如果可再生能源不足以供應全基地的時候國家會啟動備用方案。”
擔心民眾會恐慌水電不足,所以誌願者還貼心的解釋了基地的能源供應問題。
有人打破安靜的氛圍吳誌才順勢接話,他樂嗬嗬道:“我們相信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