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手速很快,但終究獨木難支,未來咱們振華軍發展成了十萬甚至百萬大軍,總不至於所有的工業設備都還依靠我自己手搓吧?”

“華夏的強大不是一兩個人的強大,而是全體國民的強大,是大家眾誌成城攜手建立起來的。”

她又指向下一張圖紙,“第三是小水泥廠。

水泥是建設基礎設施的關鍵材料。

通過建立小水泥廠,我們將能夠快速推進道路、橋梁和防禦工事的建設。

這對於加強我們的防禦能力和後勤運輸至關重要。”

然後是小化肥廠,呂華解釋道:“農業是國家的根本,而化肥是提高農作物產量的關鍵。

通過建立小化肥廠,我們能夠幫助農民提高糧食產量。

從而確保我們的後勤供應穩定,讓戰士們和百姓們都能吃上飽飯。”

最後,她拿起小發電廠的圖紙,“最後是小發電廠。

電力是現代工業的動力源泉。有了穩定的電力供應,我們的機械廠、水泥廠和化肥廠才能高效運轉。

同時,電力還能改善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提高整體的生產效率。”

呂華放下圖紙,總結道:“這五小工業,對於我們這個時代來說,具有極高的適用性。

它們不僅能夠滿足我們的基本需求,還能推動整個國家的工業化進程。

我相信,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這些目標。

為抗擊日寇、保衛家園做出更大的貢獻!”

聽完呂華對於五小工業的介紹,參會的眾人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但李英等人卻同樣感到有些難以置信,“呂隊長,按照你的介紹,這五小工業雖然小而精,但裏麵卻涉及不少尖端技術。”

“即便是舉國之力,想要創辦這些工廠同樣充滿了極大的困難。”

“咱們振華軍雖然占據了澤州,但人才稀少,專業人才更是幾乎為零,恐怕……”

呂華聽後,微微一笑,她明白李英等人的擔憂。

“同誌們,你們說得沒錯,這五小工業確實需要一定的技術和人才支持。但是,”

她頓了一頓,目光堅定地看向大家,“我呂華既然提出了這個計劃,就有信心和決心去實現它。”

她接著說:“我會親自動手打造第一批五小工業的工廠,帶領大家一步步掌握這些技術。

雖然我們現在人才稀少。

但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邊做邊學……

就一定能夠成功建立起這些在場的人都被呂華的話深深震撼了。”

他們知道呂華的能力出眾,但是要親手打造五個工業工廠,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然而,呂華的語氣中充滿了決心和信心,仿佛一切困難在她麵前都不足為懼。工廠,為抗戰事業貢獻力量。

李英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詢問道,“呂隊長,你確定,要憑一己之力,打造出你所說的這五小工業?確定不是在開玩笑???”

呂華看著李英那難以置信的表情,輕輕地笑了笑。

然後認真地說道:“李英同誌,你看我像是在開玩笑嗎?

我確實是打算親自動手打造這五小工業的第一批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