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名片
乞力馬紮羅山位於坦桑尼亞和肯尼亞邊界的坦桑尼亞一側,是非洲第一高山。以“赤道雪山”而聞名於世。山體巍峨險峻,在一片平坦廣闊的大草原上拔地而起。
把目光停在鋪開的世界地圖上,我們就會發現非洲大陸就像一條向南欲要駛離苦難人間的大船,而它的帆就張在乞力馬紮羅山那裏。對此,海明威寫道:“乞力馬紮羅山高大、雄偉,令人眩目地矗立在陽光下”。乞力馬紮羅山頂著皚皚的白雪矗立在赤道上,這給人們帶來了困惑:赤道地帶終年炎熱為何會有雪?周圍盡是平地的草原,又何以眼前突兀現此峰?
關於乞力馬紮羅,在坦桑尼亞的民間有一個神話廣為流傳。天神要在這座山上為此間的百姓祝福,卻遭到山中妖孽們的破壞。妖魔們點起大火妄想以此驅走天神,天神勃然大怒,以大雨澆熄了烈焰,又喚來冰雪將火焰的洞口死死封住。這個神話跟其他類似的許許多多以正直大能的神靈和邪不勝正為主題的神話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代表著坦桑尼亞人對於罪惡的抵製和對美好光明事物的憧憬,也給這座山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山是活火山,在它冰雪的頭盔下,至今仍有一些微妙的火山活動發生著。想到這一點,欣賞它的莊嚴靜穆、深沉高遠的同時,我們亦會感受到在它鼓鼓的胸腔裏那自由奔流的血液和那砰砰作響的心跳,也仿佛聽到那滿漲的帆裏呼嘯的風聲,在召喚它腳下的那頭睡獅、那片草原、那個有著黑麵孔的民族去一道航海。
絕美推薦
1 安博塞利野生動物園:這裏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許多動物,結群的和喜歡單獨行動的,那些是這片土地上土生土長的野生畜類。最為重要的是,從這裏可以觀望到乞力馬紮羅的冰帽。
2 基博峰:乞力馬紮羅山的最高峰,為一火山錐,海拔5895米,為非洲第一高峰。峰頂終年積雪,形成赤道雪山奇觀。
沒有人說得出來乞力馬紮羅的準確高度,這座山含著一種讓人測不準的精神。有人說有6011米,有人說5895米,還有其他的說法可謂紛紜,但總之可以確定的是,近乎6000米。在地質氣象學上,人們認為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就會降低0.6℃,那6000米的高度氣溫會降多少攝氏度?難怪山上要下雪了。不同的高度上有不同的溫度,不同的溫度則意味著不同的降水和不同的植被,而不同的植被又孕育不同的動物。從山腳到頂峰會經曆5個迥然相異的溫度帶,而攀爬這座山的過程帶來的感受也就像從赤道走到了北極,可想而知,這是何等神奇的事情!在《阿房宮賦》裏杜牧曾經寫過:“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這樣的描述對阿房宮來說,自然是過譽了,可是以乞力馬紮羅山而論,“一日之內,一山之間”,“氣候”誠然是“不齊”的。
乞力馬紮羅山在山脈不多的非洲自然是最高了,基博峰便是頂峰,也有人稱之自由峰。在乞力馬紮羅,爬上它的頂峰並不需要專業經驗和太多的體力,如果說需要些什麼的話,那就是需要徑直爬上去的意誌和一些可以禦寒的棉衣。有人創造過在17.5小時裏上下山的紀錄,還有一個孩子僅用7天就登上了峰頂。
在乞力馬紮羅山頂的寒帶,稀疏地生長著少量的地衣,那是一種倔強的植物,善於在嚴寒又缺氧的地方謀取生存所需的水分和給養,它們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在這裏蔓延著。然而,1926年,就在這裏,人們發現了一具豹子的屍體,這裏的氣候將它風幹得很徹底又保存良好,後來海明威在提及它時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它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做什麼,沒有人知道。”(《乞力馬紮羅的雪》)
或許說來,這裏真的不太適合它,孤寂冷清,沒有夥伴,沒有食物,隻有刺骨的寒風和一個令人暈眩的高度。是啊,它舍棄了下麵的草原,爬上來做什麼?
乞力馬紮羅山似乎還有不多的雪了,曾經有人不乏傷感地撰文:按最不容樂觀的估計,乞力馬紮羅的雪將在20年間全部融化。對此,專家們的看法不一致,有人說是地球升溫的緣故,也有人說火山在醞釀下一次的噴發,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大概人們情願相信後者而不願意承認赤道雪山毀於我們這代人的文明進程裏。為了那樣的發展,我們付出的代價和得到的教訓已經太多。
當地的許多部族依然將乞力馬紮羅山當做他們的聖所,每年都要在山腳下獻上他們虔誠的祭物和美好的禱告。後來到乞力馬紮羅山的人中,再也不會有像他們那樣真心的了,他們才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此間,深得乞力馬紮羅真傳的光明之山的子民,他們的心裏才揣著對這座自己的山的由衷熱愛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