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戰爭不僅是勇氣與實力的較量,更是一場智慧與智慧的爭鬥。“上智為間”,“用間”是對人的智慧和勇氣的綜合考量。據記載,在古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的碑銘中,已使用了“間諜”一詞;古代印度的諜報理論比較發達,在《吠陀經》和《政事論》中都有論述;希臘人對間諜的使用曆史悠久,很早就發明了一種稱之為“天書”的密碼通信;被尊為曆代兵家之祖的孫子在戰爭中非常重視間諜的作用,他在《孫子兵法·用間》篇中寫道:“故用間有五:有鄉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在曆史上,間諜(臥底)的使用曾無數次改變曆史進程。木馬計,希臘人甜蜜的禮物使特洛伊變為一片廢墟。而漢尼拔這個善用諜報的專家,更是在被雙重間諜出賣後遭遇“滑鐵盧”,使整個迦太基在與羅馬的爭霸中江河日下,最終淡出了曆史的舞台。在中國的戰國時期,秦國的間諜充當了秦統一六國的先鋒,在長平之戰中,秦國的間諜讓趙國臨陣換將,使自己在戰略上贏得了先機。在最後的秦趙對壘中,秦國又是利用反間計,讓趙國自誅李牧,掃平了秦統一六國的最後一道障礙。三國的周瑜,雄才大略,在“用間”上更是高手,他先用反間計,讓曹操誅殺蔡瑁、張允,又用苦肉計,讓曹操幾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在中國的明朝時期,當袁崇煥阻擋住了後金向明朝進攻的鐵蹄,阻擋住了皇太極入主中原的步伐時,皇太極同樣利用間諜,讓大明皇帝自毀長城,使明王朝毀滅。

近現代戰爭中,人們更是大量地使用間諜。“一戰”、“二戰”時期,在人類戰爭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同時,人們對間諜的利用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一戰”中,法國成功破譯德軍的密碼,使兵臨巴黎城下的德軍功敗垂成。而日本更是頻頻利用間諜煽風點火,充當侵略中國的急先鋒。最成功的是希特勒,他為了入侵蘇聯而利用反間計使對手在大清洗中瘋狂自殘。

“二戰”炮火硝煙的背後,更有許多鮮為人知的間諜故事。珍珠港事件,日本間諜讓美國人心痛,而美國間諜也立即在中途島大戰中還以顏色。諾曼底登陸、北非登陸、西西裏登陸,每一次戰役的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或幾個曲折的間諜故事,“肉餡計劃”、“弗蘭頓計劃”、“銅頭蛇計劃”……每一個匪夷所思的名稱背後,又凝聚了無數人的智慧。

“二戰”硝煙落盡,一場戰爭的結束,卻意味著另一場更加激烈的戰爭的開始。國與國之間在台前滿臉堆笑,在背後卻利用間諜進行著激烈的攻防。中情局、克格勃,神話的製造者們繼續書寫著他們的間諜神話。摩薩德,間諜機構的新貴已經讓人膽戰心驚。笑臉背後的陰謀,冷酷背後的責任,是是非非,糾纏進離奇的間諜故事。

於是,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間諜悉數登場。美豔,從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到“清晨的明眸”瑪塔·哈裏,再到“月亮女神”辛西婭,使戰爭不再讓女人走開。狡詐,從“百眼巨人”沃辛漢到“間諜王子”菲爾比,在無間道中演繹他們的智慧傳奇。

各式各樣的間諜故事紛紛上演。恐怖,各種各樣的暗殺破壞足以使你驚悚;刺激,行走在利刃上的一次次曆險讓你心驚肉跳;懸疑,每一個間諜故事都不遜於一部偵探小說。

本書把從古至今的間諜事件按時間順序進行了一次梳理,並從中精選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呈獻給讀者,與你共享間諜世界的驚悚與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