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局 壁壘(2 / 2)

“不知道這壁壘該如何解釋?”

“顧名思義,這壁壘說的正是阻攔在職業選手與業餘選手之間的一道牆壁,”田代幸道,“在沒有必殺球的年代,由於長年累月的訓練統治著整個桌球界,因此沒有人發現這道壁壘的存在……但是當必殺球擊破了技術的天塹之後,這道被技術天塹所遮蔽的壁壘就暴露在人們的眼前了。”

“在並不練習桌球的人看來,這道壁壘的表現形式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職業選手的比賽要好看’,而對於桌球選手來說,大概就是那種‘無論怎麼努力也沒有辦法跨過去’的感覺……”田代幸做了一個環抱的手勢,而後又翻過手腕做出了推的動作,“而實際上,早在數年之前,中國的姚京守選手就提出了打破這種壁壘的方法,同樣也揭露了這個壁壘所存在的基礎,那就是‘收進來,扔出去’。”

“收進來,扔出去,”白石稔重複了一下這句話,而後道,“這是不是與必殺球的存在有關呢?”

“有一定的關係,”田代幸點頭道,“事實上,業餘選手與職業選手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業餘選手為了技術而追求比賽,而職業選手為了比賽而追求技術……這也就導致了,業餘選手之間的比賽更傾向於一種自我滿足性,相對應的,職業選手間的比賽則更多的是為了競技性。而這壁壘的形成,就是因為這心態上的差距。”

“田代國手的意思難道是說,”白石稔道,“業餘選手都陷入了一種名為技術障的心理障礙中去了?”

“還真是很有武俠小說風的說法,”田代幸道,“不過的確就如白石先生所說,業餘選手與職業選手之間的差距,就在於對於技術的過度執著上。”

“可是……”白石稔在這時問道,“本身業餘選手就與職業選手在訓練與參賽等級上有所差距,如果不執著於技術的話,又何以得到進步呢?”

“即使在職業選手的範圍中,技術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執著於技術就會變強,”田代幸道,“畢竟對於職業選手來說,比賽才是基礎,技術隻是為了實現在比賽上獲得勝利的手段。那麼白石先生,對於一個連手段和目的都要混淆的人,又怎麼能夠期待他能夠戰勝一個真正明晰目的所在的人呢?”

“原來如此……”白石稔點了點頭,而後再一次提出了一個問題,“可是,田代選手,你剛剛說姚京守選手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提出了對於這個壁壘的理論定義,那麼為什麼,到了現在,這樣的壁壘還依舊存在呢?”

“原因有兩個,當然,我在這裏隻是借用了三穀長教練的說法,”田代幸道,“第一個原因,就是對於技術的追求,是每一個桌球選手都必須要經曆的階段,無論是職業選手還是業餘選手,都必須要在磨練技術上投入大量的功夫,因此在心理層麵上就不自覺地形成了技術優先的認知,隻不過職業選手更容易打破這樣的認知而已;而第二個原因,就是職業桌球與業餘桌球的性質本身決定了這個壁壘的存在,一是為了比賽,一是為了樂趣,那麼誰也不能說他們必須要一模一樣不是麼?”

“是這個道理呢……”白石稔用略帶感歎的語氣道,“那麼也就是說,這個壁壘的存在並非是阻礙桌球運動發展的怪物咯?”

“當然不是,”田代幸笑著搖頭道,“真相反的是,這個壁壘的存在很好地保護了業餘桌球運動的純粹性,同時也成為了一道讓人無法作弊的考核。畢竟,如果真的想要踏入桌球的最高殿堂,這樣的考驗都無法通過的話,那麼又何談更近一步呢。”

“的確如此,”白石稔先是認同,緊接著他繼續發揚了勤學好問的解說員好傳統,“那麼田代選手,既然如此的話,那麼如今國中桌球聯賽上的某些情況,是不是也可以用這個理論來解釋呢?”

“正如白石先生所說,”田代幸略顯驚訝地點頭道,“事實上,在國中桌球聯賽上出類拔萃的選手,無一不是能夠超過業餘階段,摸到職業邊緣的人;賽賽場上稱霸多年的隊伍,也大都是堪比職業俱樂部的組織結構;同時,幾年來也不乏在個人賽場上體悟到這一點的年輕選手……”

“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講,全國國中生桌球聯賽本身就是一次選拔,通過這次選拔,就相當於打開了通向職業桌球的大門,而站在這個賽場的頂點上的人,則注定會成為未來的職業球壇上舉重輕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