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有二十壇,”感激地看了他們家少爺一眼,柳成雙手將帳冊接回,恭聲回道。
“嗯,二十壇,足夠年關待客了。”柳一條輕點了點頭,道:“回頭你去取上幾壇,分別往羅將軍府,公孫將軍府,還有翼國公,盧國公和鄂國公的府上都送上一些。”
“哦,還有,三原老家的楊府與公孫府也莫要忘了,”想起當初在三原時楊伯方與公孫文德對自己還有柳氏一門的照顧,柳一條輕聲說道:“葡萄酒與尋常的白酒不同,常飲與身有益,且男女老少皆宜,想來他們都會喜歡。待明年新酒下來,也莫要忘了要常送一些過去,咱們自家人的東西,自然要自家人先飲才是。”
“是,少爺,小人記下了。”明白他們家少爺的意思,柳成小聲地輕應了一聲。
“嗯,”輕點了點頭,柳一條開聲將話題轉過,道:“高昌使節那件事情辦得如何了?”
“回少爺話,”聽柳一條問起這個,柳成頓時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身子不由上前稍探了一些,彎著身子,壓低聲音向他們家少爺回稟道:“凡是能在朝堂上說得上話的官員,小人都已遵著少爺的吩咐,用高昌使節的身份找了幾個高昌來的商客暗中打點拜會過,現在已有大半之數將事情應承了下來。隻待時機一到,他們就會表出相應的態度。”
雖然不明白他們家少爺為何會對迎救高昌使節的事情這般熱心,不過柳成還是很盡責地將他們家少爺吩咐下的事情辦了個妥貼,在柳成的心裏,他們家少爺所決定的事情,一定都是對的,他一個下人,根本就沒有去質疑的資格。
“半數之上?”心中一鬆的同時,柳一條不免又是一聲長歎,沒想到在李世民這位明君所統率的朝臣之中,竟也會有這般多的貪腐之人。
“少爺,有件事情不知是不是該向您稟報……”過了一會兒,見柳一條仍是靜坐在那裏不聲言語,柳成多少有些猶豫地再次開聲。
“什麼事,直接說吧,在咱們自己府裏,用不著繞什麼彎子。”柳一條抬頭看了柳成一眼,示意他繼續說講。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小人隻是覺著有些奇怪,怕這裏麵會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免得日後會有什麼麻煩。”得了他們家少爺的允許,柳成不再畏畏縮縮,直聲言道:“就是關於咱們新酒的稅收問題,不知為何,竟又恢複了正常的十五稅一的稅率。”
按理說,能夠少交些稅本是好事,不過在經曆了茶葉、‘三碗不過崗’與棉衣棉被的高稅重稅之後,對於這種更為暴利的葡萄酒,朝庭竟恢複了正常的稅率,著實讓柳成高興不起來,真怕這裏麵會藏著什麼對他們柳府不利的貓膩。所以,考慮了再三,柳成還是覺得要提前向他們少爺支會提醒一聲為好。
“恢複正常稅率了?”柳一條神色一愣,隨即便恍然明白,想來這也是李世民所要補償的一部分了,沒有想到這位一向愛財且又總是會想些辦法從自己手中撈些好處的明君,竟也有向自己讓利的一天。
“恢複就恢複吧,這對咱們柳府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你用不著太過憂心,把自己手中的事情做好也就是了。”輕點了點頭,柳一條淡聲向柳成說講了一句,讓其安心。
“是,少爺!”見他們家少爺神色安穩,沒有一點憂心意外的意思,柳成便知道這件事情他們家少爺應是已經有了打算,他的心也算是回落到了肚子裏,安穩了。
“少爺,柳管事,”主仆二人正說話間,管事陳明則顛著腳步從前院趕來,躬身拱手與柳一條還有柳成見禮,之後恭聲向柳一條稟道:“少爺,府裏要開學堂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現在前院兒已經來了不少想要求學拜師的學生,足有數百之眾,不知少爺現在是否有暇去前院兒接見考評一下?”
“數百?怎麼這般多?”柳一條從椅上坐直了身子,小小地驚訝了一下,沒有想到他竟會有這般大的吸引力,一個還並不能確定的信息發出去,竟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如來這麼多的學子,這也太過誇張了些吧。
“前天讓你準備的試題備好嗎?”柳一條扭頭向陳明則看來,見他點頭應是,遂又輕輕躺靠在椅上,淡聲向陳明則吩咐道:“那就去把備好的試題發給他們,通過考核者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