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親,接娶的禮節和形式,在鄉下和城裏或是會有些差異,但是這拜堂之禮,無論在哪裏,卻都是一個模式。
拜天地,拜高堂,拜夫妻,入洞房。
老祖宗們留下來的規矩和禮節,千百年來,一直就這麼延續了下來,後世之人,少有敢擅自更改者。
所以,在楊伯方這位司儀的高聲叫嚷和安排下,柳二條與王彩翼在大廳內雙對拜,之後新娘子被陪嫁的丫環和從府裏跟來的喜婆扶持陪伴著,入了新房之內,而柳二條,則依禮留在了客廳,挨桌敬酒,以表謝意。
另外,拜堂禮畢之後,‘易和居’的春怡姑娘便在管家柳無塵的示意下,開始唱起了柳亦凡新作的詞曲:
“浮雲散 明月照人來,
團圓美滿今朝醉,
輕淺 池塘 鴛鴦戲水,
翠蓋碧蓮開,
雙雙 對對 恩恩愛愛,
這暖風兒向著好花吹,
柔情蜜意 滿人間....”
《花好月圓》,歌聲輕柔,曲調和美,曲詞正合今天的場景,當春怡姑娘甫一把這首曲子唱出的時候,廳內,還有廳外,除了柳一條與任幽這兩個曾聽過的人外,所有能夠聽得到歌聲的賓客,神情都不禁為之一滯,入得迷來。
這首曲子的曲調很獨特,意境也很優美,不同於其他的流行歌曲,前世的柳一條,在網絡上隻聽過了一遍,就深深地喜歡上了它韻律,並在心裏麵勞記下了它的歌詞和曲調,來回地吟唱,百聽,百唱,都不會覺得厭煩。
“雖然不是第一次聽這首曲子,”任幽微眯著眼睛,小小地往嘴裏灌了一口酒水,邊品邊陶醉似地輕聲向旁邊的柳一條說道:“不過每次一聽到它,小弟卻還是會再次地為之著迷。大哥,為什麼你所作出的每一首曲子,都會這般地惹人迷醉?”
“是嗎?”柳一條抬頭輕瞥了任幽一眼,見這小子一臉陶醉的樣子,不由得勾起嘴角,微笑了起來。端起酒杯,細飲入喉,接著也微眯起了眼睛,靜聽著春怡所吟唱出來的‘花好月圓’,從她的歌聲裏,隱約地,還能找到一點身在二十一世紀的味道。
音樂無國界,音樂也無時空的限製,隻要是好聽的韻律,無論是處在哪個國家,無論是處在哪個時代,都一樣地會受到人們的認可和歡迎。
‘花好月圓’的曲詞不長,總共也就那麼幾句,來回地複唱了兩遍之後,才用了不到半盞茶的時間,不過當春怡姑娘唱罷停音並輕身退出了大廳之後,廳裏麵的眾人,卻還是沉醉在剛才地曲韻之中,毫無所覺。
“過了今天,‘易和居’的名頭又會登上一個新的台階。”目送著春怡輕步退離了大廳,看著周圍還是一無所覺的權貴賓客,任幽昂著腦袋,很自得自傲地開口向柳一條說道。
今天來往柳府的賓客,或是比之前次在羅府時,會遜色少許了一些,但是今天春怡所唱出的曲子,卻是比之前次的‘家和萬事興’好聽了不止一個檔次。依著任幽的眼光和經驗,估計到不了晚上,這曲‘花好月圓’,便會風靡整個長安城。日後長安城裏所有富家子弟的婚禮,怕是都會優先地考慮到‘易和居’來。
“當然,大哥的名氣,也會越來越是響亮!”臨了,任幽還不忘拍一下他柳大哥的馬屁,並彎身提壺,親自為柳一條斟倒了一杯酒水。
不管怎麼說,‘易和居’能從之前的頹勢,走到現在的這個地步,他這個柳大哥,功不可沒,不光是他的曲子,更多的還是他曾給‘易和居’支出的主意。所以,盡量與柳亦凡搞好關係,除了任幽本身就對柳亦凡極為欣賞和欽佩外,還有‘易和居’老板娘任姑給下出的命令。
其實,刨開想要利用,或是借助柳亦凡的才能這一條兒,除了對美女沒有太過直白坦蕩的舉動之外,好馬,喜美食,都是任幽喜歡與柳亦凡結交在一起的原因。畢竟在兩人剛見麵的時候,就是因馬而起,由食而生,而柳亦凡也還隻是一個普通的教書先生,並沒有表露出過太多過人的才能,任幽之所以能與他結交在一起,全是因為共同的興趣和愛好,裏麵並沒有太多的利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