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進步(1 / 2)

在這個以經商為恥的年代,像公孫家,楊家,杜家,還有趙家,這樣的官宦大戶世家,主要的收入來源,絕不會是朝庭所給的那一點點俸祿,他們的主要收入,還是源於田地。

大量地田地收入才是他們的根本,所以,當朝庭的公文下達到三原縣時,這些大戶人家的老爺們,都慌了。

兩天的時間,數百頃的粟穀,誰能收得完?人手,工具,場地,哪裏夠用?

這些大戶之中,也隻有楊伯方與公孫文達這兩個家戶稍好一些,昨天下午,得了柳一條的信兒,兩個家主都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吩咐著家裏的下人,開始了對地裏莊稼的收割,提前了一個下午和一個晚上,雖不能挽回全部的損失,不過卻也能搶回大半。

昨天還在一旁冷言冷語嘲笑他們的那些老頭子,現在都閉上了嘴,腸子都悔得變顏色,兩天的時間至少有一半的莊稼都得賠到地裏。

一半是多少,兩百頃?三百頃?四百頃?不管多少,那些可都是錢啊,成百上千貫的銀錢就麼地被大水給衝走,既使他們再有錢,家底兒裏邊再豐厚,也是會覺得心疼得慌。

人到用時方恨少,現在,那些平常最為人所看不起的佃農,一夜之間,全都成了搶手貨,隻是可惜,公孫文達與楊伯方兩家先下手為強,於昨天下午,就已經將三原縣零散的佃戶全都給召集到了麾下,現在正在田地裏忙著收割,其他的家戶即使出價再高,卻也是召不得人來。

以前的那些半農半佃的家戶,也都在著忙著收割自家地裏的田粟,哪還有功夫再顧及其他,畢竟自己地裏的莊稼,要貴重得多。

所有的人都在焦頭爛額,現在,時間與金錢,已經掛上了勾角。

古田村,下耳村,還有小辛莊,三原下屬的各個村落,也在村正的吆喝下,都忙碌了起來,兩天的時間,對他們這些小戶來說,也是緊張得緊。

每一戶,至少都會有一頃的田地,三五個人,就是兩天兩認不眠不休,也是收割不完,所有的人都跟瘋了一樣,在自家的田地裏,死命地揮舞著鐮刀。

村正把朝庭的公告傳下來的時候,柳一條家的穀子已經開始在場地裏暴曬,兩天的時間,對他來說,足夠了。

不過對於朝庭所說的兩天時間,柳一條很是懷疑,就是後世的天氣預報也不會有這般準確的報道,朝庭是如何做出的評斷?莫不成這唐朝的氣象學,竟比後世的衛星還要先進,管用?

命人去將老柳那一百多畝田地的粟子收完,柳一條又派遣了十幾個佃農去了小辛莊張家,嶽父家的田地也不能不顧不是。

同時地,柳一條大概也猜到了縣城裏現在大致的狀況,事出突然,現在縣裏邊最缺的,怕就是佃農了。柳一條抬眼掃了一下他手下的那幫已經沒有多少事做的佃農,頓時便有了一些個主意。

出租!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把這些閑散的勞動力出租出去,額外地賺取一些外彙,也是不錯,想來那些大門大戶的家主兒,定會願花高價來租用。

雖然有點趁人之危的意思,不過願打願挨之間,沒有誰會去逼誰,花去一些銀錢,來換取更大的利潤,說起來還是他們賺得多一些,柳一條輕笑了笑,他覺得自己現在是越來越有奸商的樣子了。

刨去留在家裏照看穀子的五十幾個佃農,柳一條把剩下的三百多口人全都給集中到了院兒裏,看著這些人都迷惑不解的樣子,柳一條輕笑了笑,環視著掃了他們一眼,輕聲向他們說道:“一會兒你們跟著柳管家,去一趟三原縣城,照著柳客家的吩咐去幫著別人收割兩天粟穀,嗯,有人會管飯,而且回來後,每人還會有一百文的工錢。這是一份額外的工作,要你們自願前去,願意去的一會到柳管家那裏報名。”

說完,柳一條看了一旁的柳無塵一眼,接著便把下麵的事情交給了他來辦理。

一百文銀錢,不多,不過在這些佃農眼裏,那卻是一個很不小的數字,都朝得上他們十個月的例錢了,能買多少米,能買多少菜,又能買多少件衣服,若省著些用,都夠他們一個家戶吃上三四個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