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柳一條應了一聲,轉頭對柳二條說道:“二條,明天王縣丞就要升遷至長安了,你跟我一起去送送他。他現在是你的老師,記得到時要表現得親熱些。”
“王先生升官啦?!”柳二條瞪大了眼睛,裏麵透著幾分意外和驚喜。
“嗯,中州長史,正六品。”柳一條道:“下午的時候王大人來過一趟,隻是當時你們都在睡夢中,就沒讓叫你們。之後說了幾句便回去了。”
老柳插言道:“既然王大人要走,還是升遷這種喜事,你們明天要早點去,去的時候多備些禮物,送行,恭賀帶拜年,別讓人老師覺得咱們不夠熱情,寒了心。”
“知道了,爹,我們會注意的。”柳一條應道。這事就是柳老實不說,他也知道該怎麼做。
忙活了一會,柳一條就將柳二條攆到了屋裏,小孩子要以學業為重,老在牛屁股後麵廝混像什麼話。
看了看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趁現在還有些時間,柳一條從屋裏將昨日燃剩的竹子拿了出來。在院子裏用刀將它們劈成指頭粗細的長形竹條。編起牛用的篾簍子來。
篾簍子是民間用來限製耕牛吃草而編製出的一種類似馬籠頭的東西,用竹子編製,耕地時套在牛嘴上,可以防止耕牛啃咬莊稼和隨意吃草。有一句歇後語形容地好,牛嘴上了篾簍子——開不得口。這是一種可以提高耕牛耕作效率的實用小工具。
柳老實見柳一條又在搗鼓一些新鮮的玩藝兒,就巴巴地湊了過來。從醫腸辟,到為耕牛穿鼻子,老柳對他們家大小子的手段已是深信不移。
看柳一條將竹條交叉編製成了一個小筐似的東西,老柳奇怪地問道:“一條,你編製這麼小的竹筐做什麼?又裝不了太多的東西?”
柳一條笑了笑,沒有回答,而是走到他們家小黃跟前,將編好的篾簍子往小黃的嘴上一套,剛好能恰住它的上下兩頜,很合適。拍了拍小黃的牛頭,柳一條轉頭對老柳講道:“爹,你也看到了,這是給牛用的,並不需要太大,隻需裝得下牛嘴就成。”
“這..?”老柳一腦袋問號,把牛嘴套住做什麼?
見老柳不明白,柳一條抓了一把幹草遞到小黃的嘴邊,小黃歡喜將頭湊過,卻怎麼也吃不到嘴裏,嘴一靠近草料就會被嘴上的篾簍給隔開。反複幾次,小黃便泄氣地停了下來,用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幽怨地看著柳一條。
看到這裏老柳總算是明白了一些。開始不停地點頭。有了這個小筐,以後在耕作時就不怕耕牛再東顧西盼地找食兒吃了。
隨後柳一條又找來一些繩索,教老柳為耕牛綁上索套。
從牛鼻環,經下頜,過牛角,再從前額繞下,形成一個以牛鼻為基點的三角內褲形狀的索套。有了這個就可以有效地保護牛鼻,可防止在牽拉的過程中用力太大而拉傷牛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