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寶藏(結局)(3 / 3)

根據美國各八卦雜誌的估算,根據一九一七年創刊的美國福布斯雜誌的統計,這個時候的餘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首富。創造了草根逆襲的一代神話。成為眾多釣絲心目中的傳奇與奮鬥方向。而由其主導創作的諸多文娛作品,更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因為餘大才子的影響,文科諸學科的學生終於擺脫了後世原本就業率低下的困境……

**********

而在曬太陽的時候,餘生和陳天還在聽著電台的廣播。

現如今,這是兩個老頭最大的樂趣。他們會從每一條新聞中,尋找並驗證自己當年的功績。

如今的日本,已經和餘生曾經記憶中的後世不同。到了六十年代,環境汙染就嚴重至極,當所有資源告罄後,美國財閥們的資本,毫無猶豫的從日本撤資。

雖然日本人如同原先曆史發展一樣,接到了美國人的大量訂單,但是,由於金百合寶藏的消失,卻完全沒有取得原本的成果。

美國財閥撤資後,日本各項產業的價值,瞬間跌到曆史最低。金融體係再度崩潰。如果不是餘生出手,日本人又會再次經曆二戰剛結束後處處餓殍的慘劇。自此,日本的金融命脈、農業命脈、海洋產業命脈,以及與金屬材料有關的大部分的工業命脈,完全掌握於餘生一人之手。

餘生雖然不在日本,但是其手中的權力已經超過天皇。幾乎掌握日本整個經濟體係。

不過,此時的日本人不再認為是日本人。餘生將漢語與日語聯係起來、並窮根究底的考證式教學,讓新成長起來的一代年輕人,認為自己原本就是來自中國。日語和漢語並行,再次成為日本人的官方語言。

許多日本的年輕人,甚至有了一個官方的中文名字。並且,中文名字的使用頻率,要遠遠高於日文名字。或許,到了他們的下一代,日文名字便隻能作為拚音,甚至連拚音都不配做了。

各種以漢語為主的娛樂文化鋪天蓋地,淹沒了原本以日語為基礎建構起來的娛樂。中國人去日本旅遊,由於語言上的相同,甚至感覺比去香港還要方便。仿佛此處不再是外國,而隻不過是中國的一個省而已。

甚至,連日本人的菜單中,都開始同時使用中文和日本。比如說,天婦羅這道菜日本菜名之後,必然會有一個括號。括號中標明中文——炸貨。如今日本的年輕人,很難分清自己在餐桌上吃的哪一道菜是日本菜,哪一道菜是中國菜。或許,兩種菜原本就是相同的……

眼見得,日本老一輩侵略中國的論調日益衰微。所有的日本甲級戰犯,不再成為英雄,反而成為阻攔商業化發展和挑起戰爭的可笑的代名詞。

在原生於大阪商團的重視自身和金錢至上的處身原則下,日本人的野性消弭殆盡。評價一個人的標準,再也不是勇武與否,而是能不能掙錢。商業上的公平,被發揮到極致。沒房沒車的人,會受到所有人的鄙視。至於自衛隊,那裏隻不過是個領薪水的地方。

至於金百合寶藏中的財富,遠比餘生想象的要多。數十處寶藏中的財富加起來,有數萬億美元之多。這些錢全被餘生投入到剛剛開始崛起的國內。中國經濟開始迅速發展。

由於經濟上的差異,優良的環境,與已經被餘生改造的大體相同的文化背景。嫁給中國人,已經成為這一代日本女子的追求。正如餘生記憶中的後世,許多國內女子願意倒貼老外一樣。按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百年之後,血脈交雜。原本人口就遠比中國少的日本,血脈單純的日本人將不會存在。

所以,如今的餘生隻對一個問題很好奇,在曆史已經大變樣的情況下,原本那個十年後才會出生的餘生,還會不會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