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大破壞(2 / 3)

經過專家檢驗,所有被山洪沉積物覆蓋的土壤中,都存在大量的重金屬物質和其他有毒的化合物。這些物質足以將每個日本人都毒死一遍。這些土壤上長出來的東西,絕對不能吃。

而自然界是一個整體,這場出乎所有人預料之外的環境大破壞,影響力遠不止於此。北海道此處之所以聞名,並不是因為其島上林木茂盛,而是因為此處有世界第一大漁場,北海道漁場。

北海道漁場,位於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彙處。由於海水的密度差異,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海水發生垂直攪動,將海底沉積的有機物帶到海麵。所以,依賴於這些有機物生存的浮遊生物極為豐富,而以浮遊生物為食的魚類,也極為豐富。

餘生派人捕撈的主要區域,就是在北海道漁場。經過兩年毫無節製的捕撈,北海道漁場的魚群,無論是數量和質量,都有所下降。而此時,大量的汙染物被雨水和冰雪融水衝刷,流入北海道漁場中,更是讓僅存的魚群遭受到了滅頂之災。

在這些汙染物大規模的流入海中後,僅存於北海道漁場中的魚群,紛紛被毒殺。大量的死魚漂浮在海麵上。而食用了這些被毒死的魚類的海鳥,也紛紛倒斃。和死魚一起,漂浮在海麵上。

一時間,世界上最大的北海道漁場,成為一片死亡海域。而相似的事情,並不隻發生在北海道漁場,在九州和四國的沿海,一些不大的漁場,也在發生著同樣的事情。

日本沿海的一些養殖業,更是因為此次汙染損失慘重。幸虧餘生因為各種事情太多,沒有太多精力關注海產養殖也,還沒有投入大量資金,對已經收購的海產養殖場進行運營。否則,也會傷筋動骨。

反倒是以往大量捕撈並且囤積下的海產品,在北海道漁場的魚大量死亡,海產品價格急速攀升時,又幫他狠狠賺了一筆。餘生對近海倒閉的海產養殖場和海產養殖公司的新一輪收購,於悄無聲息之中再次開始。

此事一出,日本朝野上下,舉國震驚。剛剛獲得了美國道奇路線,這個經濟援助計劃支持的日本人,喜色蕩然無存。對於美國人剛剛萌生出來的一點點好感,瞬間消失。

日本各地,但凡被美國人所投資的工廠汙染的地區民眾,在因為兩顆原子彈安分了許久之後,終於忍不住開始鬧騰了起來。這一次,不再是搞一次巡回演出,便可以擺平的事情了,因為無論是糧食、海產,還是足以毒死人的汙染物,都威脅日本人的生存。

大量的民眾聚集在這些工廠周圍,扔石頭的扔石頭,拉橫幅的拉橫幅,口號喊得驚天動地。一片騷亂。這些工廠不得不暫時停工。而日本上層,卻很冷靜,並沒有趁勢而起,向美國人要更多的好處。

因為在日本民眾開始鬧騰的同時,美國人也不幹了。根本不需要餘生招呼,約定共同進退的財閥聯盟,直截了當的通過美國本土給麥克阿瑟下令,要求麥克阿瑟平息騷亂,保證美國商人在日本的合法投資和合法利益。

麥克阿瑟也退讓不得。因為,如果這件事情處理不好。當年兩顆原子彈的威懾就會消失,日本人在戰敗前策劃的一億玉碎,本土決戰就會成為現實。畢竟,雖然日本人的軍隊已經解散,甲級戰犯已經處死了二十個。但是,大量身經百戰的日本老兵仍然存在。

隻要有人振臂一呼,完全有可能再次迅速的聚攏起一支規模龐大,並且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的軍隊。論陣地戰,美國人可不是日本人的對手。美國人二戰中,能碾壓日本,依靠的基本上都是海軍和空軍的力量。一個不好,駐紮在日本的美國大兵,就全要陷在這裏。

如果麥克阿瑟選擇犧牲美國商人的利益,且不說合同上根本沒寫要求這些美國商人進行環境保護和汙水處理,美國商人按照合同生產,合理合法。就算是這些美國商人和麥克阿瑟願意妥協退讓,誰知道日本人會不會認為美國老大比較軟弱可欺,再如珍珠港那般,陰謀逆襲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