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跟阿古木郎計劃的一樣。蠻軍以戍西和東坡兩個要塞為據點不斷擴大戰果。不到五天,西南、淮安兩座要塞接連被攻破。整個安北都護府的要塞,儼然成了阿古木郎的攻城練兵場。十萬大軍輪番上陣攻城,每次出動一萬,步騎摻半慢慢蠶食安北都護府的據點。蠻軍進攻的步伐在楊勇調整了要塞的兵力部署之後,才堪堪止住腳步。
楊勇將要塞中的新兵抽調出來,一些重要的要塞內隻有老兵駐紮。僅兩千五百人,雖然減員五百,但是戰力絕對有質的提升。戰爭當然靠人數,但有的時候並非人越多越好。新兵戰鬥意誌薄弱,往往會打亂老兵的進攻及防守節奏。
不止是五百新兵加上兩千五老兵發揮不出零兩千八的戰力這麼簡單,而是兩千五老兵帶著五百拖後腿的新兵,戰力能不能到兩千都難說。因此雖然減員,但由老兵組成的要塞防軍戰鬥能力比之前是有所提升了。被遏製的蠻軍進攻步伐也印證了這一點。若是防守一方依據地利還打不出一換二的戰損比,安北都護府拱手讓人算了。
新兵負責防守的要塞人數變多了,將標配的三千戰士增加到四千,將征來的新兵都集中在三個要塞內,由一部分老兵當將領開始了加急訓練。
景天不在其中,他以景明的身份跟隨在楊廣成身邊。楊廣成所在的東坡要塞被攻占了,僅跑出來二十餘人。其餘的重新編入到其他隊伍裏,楊廣成則被楊勇留在了都護府的大營內。
楊家經營安北都護府多年,在大梁可謂權勢滔天。任何一個中央集權製的國家都會提防地方勢力割據稱霸,因此楊府坐落在汴京,由楊家家主的小兒子楊勇接任安北都護府都護一職。楊廣成是楊家家主的嫡孫。因此他從東坡要塞逃出生天之後,楊勇將他留在了身邊。楊廣成極力推崇的景天也同樣留在了這裏。
此時兄弟二人正坐在楊勇的營帳內。
“大都護。”一進入大帳,景天半跪抱拳,行了一個軍禮。
楊勇掃了景天一眼,又看了看一旁站著的楊廣成。
“叔父,景兄是我的救命恩人,信得過。”楊廣成知道楊勇在想些什麼。楊勇不怒自威。
“起來吧。”
“謝都護。”楊廣成直接拉著景天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廣成,你也老大不小了,我這個當叔父的按理不該摻和你的婚事,但這一次你死裏逃生,婚姻大事要提上日程,總該給楊家留個後。”
“嗨,叔父,這事不急,不是還有廣義呢嗎?”楊廣義是楊勇的兒子,今年九歲。楊勇老來得子。也說不上老,隻是連年征戰無心家事,很晚才成婚。成婚之後也因其將軍身份很少回到汴京,所以三十七歲才有了第一個孩子,名為廣義。
楊廣成同為廣字輩,今年三十。說起來他不願意成婚,向往軍旅生涯還是受了楊勇的影響。楊家是武將世家,加之那個時代對男子的要求是——好男兒自當征戰沙場,報效國家。因此楊家上一輩中唯一的將軍——楊勇,成了楊廣成的榜樣。隻要楊勇說的就是對的,隻要楊勇做的楊廣成也統統效仿。楊家家主楊闖對此十分頭疼,實在拗不過,便同意其前往安北都護府磨練磨練,做楊勇手下的兵,楊闖很是放心。這一次險死環生可把楊勇驚出一身冷汗。雖說虛驚一場,即便現在想來還有些後怕。他已經決定待這場仗打完立刻送楊廣成回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