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門較量 第一章大師的憂慮(1 / 2)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對日本本土開展空中轟炸,由此引起日本朝野震動,其國內一片恐慌。由於前往日本的美軍飛機是從中國衢州機場起飛的,1942年5月,日軍發動了浙贑戰役,他們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衢州機場。日軍渡錢塘江,沿浙贑鐵路線一路南下,攻勢淩厲,中國軍隊力不能支,節節敗退。

浙贑鐵路沿線國土,即將遭受殘暴日寇的踐踏。

浙贑鐵路從銀山地區橫貫而過,日軍勢必到達。銀山地區曆來交通發達,李清照“水通南國三千裏,氣壓江城十四州”的詩句,就是生動地反映了當年航運興旺的盛況。浙贑鐵路建成後,給銀山便利的交通如虎添翼。可是也正是這條鐵路,引來了日寇大軍壓境,打破了這裏千年來的平靜。

銀山地區雖然物產豐富,交通發達,商業繁榮,文化興盛,卻並非軍事要地,自古以來少有戰事。朱元璋帶部隊曾從此地匆匆過境,就留下了數不清的“洪武帝”傳說。太平軍曾敗退至此,民間便多了許多“長毛”放火的故事。

日本佬要來了!銀山人感覺大難臨頭,惶惶不可終日。一些富戶已經卷了細軟,逃進山裏,其他人也如驚弓之鳥,隨時準備“逃日本佬”。

在這大難臨頭大家自尋生路之際,卻急壞了一個陽嘉縣吳店人。這個人是大名鼎鼎的拳師吳琅坤!

吳琅坤出身於武術世家,祖上多出武官,他父親為晚清武舉人。受家庭影響,吳琅坤自小習武,年輕時遊曆大江南北,遍訪名師學藝,博采眾長,自創了一套“婺拳”。他31歲那年在武臨比武,靠這套出神入化的“婺拳”,打遍所有對手,奪得第一名,此後便聲名遠播。

後來在好事者操持下,在銀山城擺了一次擂台,凡攻擂者上台,均被吳琅坤輕輕的幾招便甘拜下風。擂台擺了兩天,未遇對手,吳琅坤自己不想太張揚,死活不肯再擺,擂台草草收場。但這兩天的擂台,已讓人們傳得神乎其神。此後,前來拜師求教者絡繹不絕。吳琅坤每天被眾多求教者搞得煩不勝煩,幹脆開門收徒,在求教者中挑了一些人教授武藝。二十多年過去,吳琅坤的徒弟已遍及銀山地區。

現在日本鬼子要來銀山,兵荒馬亂的,吳琅坤很擔心他的徒弟出問題。雖然在收徒時他是挑選過的,而且平時非常注重武德教育,但人數眾多,萬一有人不遵師訓,依仗武藝趁火打劫幹壞事,豈不毀了一世清譽?因此吳琅坤十分焦急。

為此,吳琅坤派出身邊的幾個徒弟,前往各地給他的徒弟傳他的話:1、決不可當漢奸,當漢奸者,必清理門戶;2、不可恃強淩弱,禍害中國同胞;3、盡自己的能力參加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