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邊聞言無奈,不由暗自跌足歎氣。陳友諒上前對他言道:“你放心,他們數日間不肯出降,我便叫你領兵攻城!你在此耐心等待,有萬般事情也等數日後再說!”張定邊還能有什麼話說,當下隻好遵命。
可是一連十幾天過去了,城內竟毫無動靜,陳友諒看著洪都城內四處冒煙,便猜想城中情形此時必定已是大亂。這時張定邊再次前來要求前去攻城,說朱元璋大軍萬一趕到,敵我形勢就會發生不利的變化。陳友諒心中正在遲疑,這時探馬回報,說安豐至洪都一路上都沒有發現朱元璋大軍的蹤跡,他才略略心安。當下便對張定邊說道再等幾日。
這時城內的鄧愈朱文正二人連日來忙於放火,看看時日差不多了,便想那陳友諒可能等不住了。二人便拆了劉伯溫的第二個錦囊來看,隻見上麵寫道“天助將軍,大雨之夜,分四門而出,可獲首勝。再紮木成排,多備弓弩火銃以備敵軍水淹船攻之計。”
二人看完大是驚訝,這上麵的意思看起來是要下大雨,可最近日日放晴,大雨豈是說來就來的?當下兩人盡管心中半信半疑,但還是下令軍民一起將木頭集中起來打造成堅固的木排,再命全軍做好出擊準備,隻待老天下雨。
結果當晚就狂風驟起,大雨滂沱,鄧愈等人不由對劉伯溫暗暗佩服。傳令軍中將木排分給各營及百姓,以備不時之需。另外鄧愈親自上城查看城外陳友諒大軍的動靜,準備適時發起進攻。
陳友諒在城外苦等了二十多天,鄧愈等人音訊全無,便知中計。他怒道:“鄧愈小兒欺我太甚!”當夜便欲下令攻城,到了夜裏卻突然電閃雷鳴,大雨傾盆,營中糧草軍需被淋濕大半,更有許多營帳被大風卷走。數十萬將士均被淋成了落湯雞,到處找地方避雨。
此時鄧愈一看時機已到,便命人打開城門,和朱文正等人率軍殺出,陳友諒措手不及,一時竟潰不成軍。張定邊忙命眾將率軍擋住,雙方大戰一夜,陳友諒竟不敵,下令全軍後撤十裏,以圖整軍卷土重來。
這時部將來報陳友諒道:“陛下!昨夜大雨,糧草軍需被大水衝走大半,有數千軍士潰逃,如今我軍糧草不濟,還望陛下早做決斷!”陳友諒怒道:“朕的麾下竟然有逃兵?給我抓一個殺一個,看他們還敢再逃!”
張定邊忙道:“陛下!如此殺戮軍士恐非良策。我觀這數日內大雨滂沱,可命人往大江上遊堵住水流,再過幾日,掘開缺口,水淹洪都,再用大船順水而下,必定一擊成功!”陳友諒聞言笑道:“此計大妙!此番朕定要一雪前恥!”便下令張定邊率人前去布置。
鄧愈等人大獲全勝而回,說起劉伯溫,均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時軍校來報,說陳友諒大軍盡往高處而去,鄧愈聽了不由冷笑,心想果然應了劉先生之言,這陳友諒是要放水淹城了。當下急令眾軍再準備多一些的木排,要紮得又寬又大,並將糧草等物移往高處,再把火油火銃等物搬上牆頭,以防敵軍大船來攻。
大雨一直下了七八天,洪都城內水高過膝,鄧愈便和朱文正等人率軍分住在各門城牆之上。這天正午,忽聞西門軍士喊道:“大水來了!大水來了!”
鄧愈忙過去一看,隻見滔天洪水正朝洪都衝來,陳友諒的大船也順水攻來。他急忙下令眾軍以及百姓上房的上房,上木排的上木排。那大水轉眼即到,險些衝垮城牆。幸好洪都城外溝壑縱橫,既寬且深,阻擋了大水的衝力。溝渠之中瞬間水滿,在城的四周形成了一條條河流。
不多時,大水已經漫進城內,百姓和將士們幸好事先準備好了木排,雖被水淹,卻無一傷亡之人。此時,大船已經靠在洪都牆邊,張定邊率兵士自大船一躍而下,跳在洪都的城牆上。
陳友諒在山頭上看得一陣狂笑,他拍著旁邊部將的肩道:“看看,此番我那兄弟立了大功,少時水退,我再親率大軍攻城,定然一舉成功!”部將對陳友諒道:“陛下萬金龍體,豈能親往?臣願替陛下率軍前往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