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一怒起兵為複仇 未知早有張良計(1 / 2)

湘兒點頭道:“夫君說的極是!那就等湯和他們回來,再商議出兵的事情,現下你傷心過度,要好好保重身子,不然如何複仇?”朱元璋搖頭道:“不,我不等湯和他們回來,今日便要出兵為我義兄報仇!”湘兒急道:“我聽徐達說那集慶有十萬元軍鎮守,此處我們隻有三萬餘人,你就是全帶去也難以為敵呀!”朱元璋道:“不行,此仇不報,我愧對義父在天之靈!”湘兒道:“不是不報,是未到時候。你現下前去不是以卵擊石嗎?等湯和他們回來也不遲啊。”

朱元璋說道:“湘兒,你別說了,我心裏有數。”便下令徐達即刻召集人馬,準備出征。湘兒一見他固執已見,急忙派人去尋找李善長。青青和雲兒也出來勸說,可是朱元璋此時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去尋仇,十頭牛也拉不回來了。

眾人大急,待眾將趕到,朱元璋下令全軍戴孝,出兵為郭天敘複仇。這時李善長趕到,他對朱元璋說道:“主上,此時出兵萬萬不可!那十餘萬元軍此時士氣高昂,你卻以三萬人攻之,必敗無疑啊!”朱元璋對他說道:“先生,我主意已定,眾人有願去者便去,不願去者便留!”李善長道:“此時集慶城中有四萬元軍,城外又有陳兆先部三萬餘人,旁邊的臨江小縣亦有三萬餘人,三者鼎足而立。若隻有一支軍馬前去攻打,無論攻其何處,另外兩處兵馬必然趕到,若被其十餘萬大軍合圍,我軍危矣,主上危矣!到時候湯和等人遠在青陽,真是救無可救,還請主上三思!”朱元璋道:“那日我在濠州僅五千餘人,尚能擊敗元軍二十餘萬,如今三萬人還不能擊敗十萬元軍嗎?”

李善長道:“濠州之戰一是主上占了突襲的奇效,二則又城內數萬義軍牽製住了攻城的元軍,所以可以擊之。但如今集慶不同,其有備而來,又是以逸待勞,主上隻率一軍前往,必不能勝。還需三路齊出,分頭攻之,方能奏效!”

眾人一齊說道:“善長先生說的有理,還請主上三思!”朱元璋怒道:“我意已決!眾人勿再多言!”李善長跪下說道:“昔日劉備為報關羽被殺之仇,不聽趙雲孔明苦柬,後果然被陸遜火燒七百裏連營,全軍覆滅,是為夷陵之敗。今日主上之情形恰似當年,甚至有過之無不及。想當年蜀軍多於吳軍反為其敗,今主上卻以三萬去敵十萬,善長以為,萬萬去不得!”徐達等人也是拜地苦勸。

朱元璋怒道:“你們這是要陷我於不義!”李善長道:“這並非主上之錯,而是寡不敵眾。”朱元璋沒有理會眾人,他撕開自己身上的衣衫,咬破中指,在上麵寫了大大的四個字“複仇雪恨”,交給徐達道:“把他掛在旗杆之上!”眾人一見他還要一意孤行,便再苦勸。青青和雲兒湘兒都跪在地上勸他不要前去,他搖頭道:“你們別勸我了,我主意已定,若此戰不能為義兄複仇,我必自盡以報義父!”李善長忙道:“那就請主上稍等三日,我即刻請湯和他們率軍歸來!”朱元璋道:“不可!他們現下正是攻取青陽的緊要關頭,如何能撤兵?你們不要管我,我即刻率軍出發!”眾人苦勸無果,朱元璋命全軍披麻戴孝,率了徐達等人往集慶進軍而去。

李善長頓足道:“這都是我的錯啊,如果再等幾日就好了!”青青等人便上前問道:“先生說什麼再等幾日?”

李善長發現一時失言,立刻道:“我是說如果集慶能再守幾天,等湯和他們回來就好了!”青青急道:“那現下夫君已經率軍出發了,如今該怎麼辦?”李善長一時也無對策,隻能叫軍校一路相隨,有任何狀況即刻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