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正宣十年九月初四,新宮嬪進宮。
時值大燕第六位皇帝陳弘燁在位,史稱文帝。文帝乃其父惠帝第七子,生母早逝,由惠帝皇後撫養。文帝即位是,邊境形勢不穩,南有突厥,北有匈奴時常侵擾。所幸南有平王鎮守,北有撫遠將軍數人,外敵尚不敢侵擾。
文帝即位十載,中宮乃世家之女董氏。帝後伉儷情深,為外人所羨。隻可惜董皇後身子孱弱,正宣七年誕下嫡子後便去世了。皇帝大慟,當即追封皇後為孝敬皇後。其後一年群臣上奏,中宮不宜久缺,經商議立景貴妃胡氏為繼後,嫡子亦是交由她撫育。文帝即位十年,可惜與子嗣上十分不利,十年間隻有後宮倪昭容生育的長帝姬佩儀和繼後所生的帝姬佩文還有孝敬皇後遺下的皇子舒暉。
這一切,統統都是發生在正宣朝,我入宮之前的故事。
這些熟悉的故事,一點一點引出了我為文帝嬪妃數十載的不盡往事。
正文:美人未識
空中有成群的大雁飛過,又是秋天了,日子過得可真快,我都進宮一年了。去年,也就是正宣十年,當朝皇帝弘燁下旨,選召世家之中適齡女子入宮為嬪妃。我,鄭蘭醉,作為魏國公的女兒,被選召入宮,封為承乾宮瑾嬪。
因著皇帝對先皇後思念過甚,那次選秀不過是個過場,最後隻選了四位秀女。除了我之外,還有武威侯之女章氏敏貞,江寧織造之女蕭怡笙,四川都督之妹洛仙蕙。剛入宮的時候,我還算是萬眾矚目的,第一個封為嬪,還有自己的封號,又住了這宮裏華麗的承乾宮
隻是,那是一年前了。
一年後的今天,章敏貞已經從章小媛一躍成為了芳嬪,不日就將被封為順儀,恩寵甚多。剩下那兩位雖然沒有晉封,但是好歹都有些恩寵。
而我是一點都沒有。隻怕在前朝的皇帝連有我這個人都忘了。
宮裏素來拜高踩低,我宮內的份例總是缺斤短兩。若不是看在我父親的麵上,就連這些東西內務府大概也不會送來吧。其餘宮妃的嘲笑更是接連不斷的傳到我的耳中。為了避開這些,我深鎖宮門,無事從來都不會出去。反正這承乾宮隻有我一位宮嬪住著,寂靜的可以,連落葉的聲音都聽得真切。
隻是有一日,爹爹從宮外給我捎進了一方帕子,上麵有我熟悉的筆跡,後來那帕子被我燒掉了。那之後我坐在窗前,許久,不曾說過一句話。
“小姐,坐久了對身子不好,去歇歇吧。”我的陪嫁侍女桑榆對我說道。
“傳話給林福德,就說我想通了,請他今晚來承乾宮一趟”我揮揮手,桑榆依言出去了。
不多時,桑榆已經回來了,衝我點點頭,我也不多言,隻待林福德到來。
入夜,角門未關,林福德如約而至,我自是早就屏退眾人。他見了我之後,二話不說行了一個大禮。林福德是皇帝身邊的內監總管,權勢不小,聽聞外麵的官也要讓他三分,見他給我行禮,我也沒攔著,隻虛扶了一下,”林伯起來吧。“
“二小姐終於想通了?終於肯和大小姐一樣做陛下的女人了?”他低眉順眼道,這滿宮之中誰會知道林總管早年受過魏國公的大恩,早就想報答魏國公。又有誰知道先皇後的父親並無生育能力,一子一女皆是收養,而這女兒其實是這位國丈的表弟,當今的魏國公的長女。他們兄弟二人手足情深,魏國公便將自己的長女過繼給自己的表兄,外人從來不知。
除了鄭家人和董家人,沒人知道四年前去世的孝敬皇後,其實是我的親姐姐。
“肯不肯不都是遲早的事,難道讓我看著姐姐不明不白的死了嗎?如果在這宮裏老死,也辜負了爹爹送我進來的一片心思。我鄭蘭醉也不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