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很大(2 / 2)

霍小寶寬厚地笑了笑,心想,俗語雲:伸手不打笑臉人,他明明來討好我,如果我再繼續給他難堪,就等於把一個可以結成同盟的人推向了彼岸,使自己少了一個麵子上過得去的人,而多了一個對立麵。這樣繼續下去,就顯得自己太小家子氣了。這樣一想,便有點語重心長地說:“向明,以後別為難自己了,王總編怎麼規定的就怎麼辦,這樣對我們誰都好。”

方向明點了點頭,卻有點激動地說:“霍總,你太善解人意了,也太能體恤下屬的苦衷,如果領導都像你這樣,我們當下屬的就是為你牽馬墜鐙也心甘情願。”

霍小寶一聽這些恭維的話就感到頭皮有些發麻,但又不便駁他的麵子,就打斷他的話說:“向明,你說這個話就見外了,現在報社裏正缺一位主管經營的副總編,憑你的能力與資曆,也該填補這一位置了,何苦說這樣見外的話,不怕傷了兄弟之間的和氣?”

方向明頓時雙目點漆般的明亮了起來,但話卻說得極為機智:“霍總,我就盼望你哪一天能當上一把手才好哩,你要是成了一把手,也許我還有望,要是他,哼,一個副手他都不想要,何況兩個?他巴不得權力越集中越好。”

霍小寶覺得方向明的這句話點到了要害上,但方向明畢竟是王一飛的人,他不便與他深談這個話題,就隻好打著哈哈避重就輕道:“哪裏?哪裏?現在這個位置我已經滿足了,就是給我一個總編的位置,我怕也不如他幹得好。”

霍小寶就是這樣打著哈哈,很婉轉地回絕了那個很敏感的話題。

待方向明告辭而去,他便覺得此人嗅覺真是太靈敏了。難道他也預感到了王一飛的危機?否則,怎能反戈一擊?

人真是太可怕。而最可怕的,莫過於自己最親近的人。

次日,《中國××報》。刊發了第二篇報道,全文如下:

收報做法是完全錯誤的

本報訊:(記者胡楊XX)登有“收報事件”的報紙刊發之後,YD的幹部群眾爭相傳閱,紛紛叫好,言稱報紙準確客觀地報道了收報事件的全過程,這無疑對市上的部分領導的錯誤做法提出了變相的批評。

記者所到之處,聽到的都是幹部和群眾對收報事件的批評。YD市出租汽車司機王X、建築二隊工程師張XX、冶煉廠工人徐X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在我們的報紙不是批評太多,而是批評太少。這期報紙及時地反映了ZXWY的呼聲,很受群眾歡迎,卻出現了“收報事件”,這說明我們有些缺乏民主意識,更說明新聞的監督作用必須要強化。市圖書館一資料員說:“YD報記者來收報紙時我沒有給,我細看了兩遍ZXWY的座談摘要,覺得韋長青、陸XX兩人的發言實實在在,語重心長,他們說的話也是我們老百姓平時議論最多的話題。”

有的群眾反映說,YD的有些幹部整天喝酒不醉,打麻將不睡,跳舞不累,幹實事不會。你還批評不得。開展批評難,自我批評更難,接受批評難上加難。ZXWY在報紙上發表點意見就大光其火,就去收報,那一般人哪還有說話的地方?人民有權利批評他們的錯誤,報紙有權利反映人民的呼聲,報紙是黨和人民的喉舌,不是哪個人的私產,收繳報紙的做法不僅錯誤,而且在全市造成的影響也極為惡劣。

在整個收報事件中,XX領導始終沒有參與其中,不知他們所持的態度如何,記者為此采訪了彭之強。彭之強說:“收報事件自始至終我不知道,XXX市XX的領導也沒有征求過我的意見,就擅自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我是看了《中國××報》之後,才清楚是怎麼回事。對這件事我認為,第一,收報行為是錯誤的,在YD市造成的影響很不好。第二,我這個XX書記也有一定的責任,沒有把工作做好。第三,感謝《中國××報》對我們工作的監督,我們一定要認真總結教訓,引以為戒,進一步推進民主,加強法製建設。”XX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兆龍說:“在我市發生收報事件,雖然沒有任何人征求過我這個宣傳部長的意見,但我還是有責任的,這個責任就是與政府的領導平時溝通少了,所以才出現了這樣的事。市長黃XX同誌平時工作紮實,也有魄力,總的說來是個好同誌。但這次收報事件中不知他主觀上怎麼想,事實上壓製了不同意見,對這種做法新聞界開展批評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