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1 / 2)

喝下菊花美酒之後,書生倒頭便睡於陳員外家的後花園中。夢裏渾噩之間,他仿佛立於一片幽暗的森林之中,樹木森森,五指不見,此時,他方寸大亂,驚慌失措,想奪路而逃但腳下無路,隻能待在原地四顧觀望。冥冥之中,他看見一道亮光在黑暗中若隱若現,於是,他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的往那個地方跑去,也顧不上路上荊棘。

書生邊跑邊想,白天還在陳員外家求親的他,為何到了半夜,卻置身於這幽暗若鬼的林中。莫非陳員外趁他被灌醉之時將他拖入此林,用以拒絕與其女兒的親事?

正思索之間,他已到那燈火處,定睛一看,乃大吃一驚,此處哪止一盞弱燈,分明是燈火通明,此處原是一大戶人家也!門開之處,是坐北朝南,門麵乃是黃金所做,兩盞燈籠懸於門簾之上,恰好照亮左右對聯曰:積善人家慶有餘,旭日芝蘭光甲第。磚瓦琉璃,金碧輝煌,冠之房前屋後桃花爭豔,恰似陶淵明之桃花源。

書生正想上前小扣門環之時,卻驀然想起,此處乃深山老林,哪來這麼一座聽也未聽,聞亦未聞的豪宅?莫非此乃鬼宅,前些日聽得山中鬧鬼,難道已誤入其中,身陷囹圄?書生愈想愈怕,冒得一身冷汗,正欲轉身離開,卻聽得耳旁吱嘎一聲,門已大開,遂轉身望去,門框之內站一美女,態如天仙,婀娜多姿,手持玉扇,著一輕紗,對書生靦腆一笑,書生頓失六魄,遂回頭作揖道:“小姐,小生誤入深山,不知歸途。”那女子回禮道:“公子莫要驚慌,能到此處之人也算有緣之士,何不進門小敘,待天將大亮之時再尋路而回?”書生見此女子形態得體,文質彬彬,便放下戒備之心,隨女子進入宅內。

殊不知宅外空無一人,宅內卻門庭若市。雖是戊時,這仙境一般的大院之內,卻呈一片殺豬宰羊的忙碌之景,夥房之內,煙熏火燎,似乎主人家有喜事要辦。書生隻隨得眼前小姐走去,並不多問。

來到廂房,小姐緩慢續茶道:“我家爹爹因要事出門,不多時便會回來,公子可在此稍作休息。”說完便要離去,書生見勢忙作揖道:“小姐,深夜造訪,本就多有打擾,可否告之你家爹爹尊姓大名,待他來時,我也好當麵致謙。”小姐嫣然一笑曰:“我家爹爹於正統年間因功受英宗皇帝惠澤,封為國相,後告老還鄉於此,皇帝賜單姓一個胡字。”聽到這裏,書生驟然嚇出一身冷汗,英宗乃明朝六代皇帝,而今是清朝道光年間,少說也有兩三百年之久,難不成其爹爹有長命百歲之功?就算長命百歲也未曾聽過能活三百年之久的人。前些日便聽得相親說後山有狐妖出沒,那會如此之巧此家人也姓胡?難不成自己將成狐妖盤中之餐?正待書生懊惱之際,廂門外跨進一個白發童顏和藹可親的老頭,想必,這便是小姐的爹爹。於是起身行禮,道:“胡員外,深夜打擾,望豈見諒。”老人上前示意讓書生坐下,自己也正襟危坐於太師椅上,婢女忙上酒肉,小姐退避閨房。

酒過三巡,胡員外起身道:“看公子乃知書達理之人,我家祖上傳下一寶,是南唐後主之真跡,願與公子共賞。”書生自然沒忘自己身處危險之地,但一聞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真跡,便借著酒勁點頭同意。胡員外吩咐下人去書房取之,下人應聲而去。二人便接著喝酒,舉杯之時,胡員外問曰:“看公子年紀輕輕,不知可有妻室?”,書生將酒一飲而盡道:“吾於四歲識字,至今已二十有二,隻一心想考功名,並無心娶妻。”

其實,他哪裏忘記,今日白天,他還於陳員外家中求親---大堂之上,書生一副卑躬屈膝之相:“陳員外,我雖熟讀唐宋詩詞,也明世人之理,但在考取功名之路上屢屢受挫,故知功名難考,不敢妄自尊大,先行承諾自己一定能考上功名。”陳員外怒曰:“我陳家世代為相,未曾想傳到我這一代竟無一子,我亦愛女如金,望一日能攀龍附鳳,展宗室之宏大,你一小小書生,未有半點功名竟敢登門求親,本該將你逐出,奈何我與人為善,遂與你商討,哪知你竟不思進取,妄圖入我顯赫之門。”書生正欲開口,陳員外又道:“我已無心與你談及此事,請自重。後花園中已備酒菜一桌,你若識趣,吃完便走。要若不然,我定命家丁將你逐出。”說完便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