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定了無限期有效的《羅馬條約》,標誌著歐洲共同體的成立,隨後,英國、愛爾蘭、丹麥、希臘、西班牙、葡萄牙也相繼加入。歐共體自成立一直到歐盟,是逐步朝著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的目標推進的,如今,歐盟合計國民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對世界經濟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為經濟發展中最活躍的細胞,企業的發展壯大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繁榮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從工業革命至今,歐洲的企業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在管理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促進了歐盟的經濟發展與壯大。

管理對現代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要,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一種適合自己的管理機製,在激烈的市場中將很難生存和發展下去。歐盟的許多企業在自身的管理方麵都有自己的模式和特點,而且都取得了自身的成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重視質量管理,並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係。歐洲是質量管理的發源地,也是世界現代質量管理發展最為成熟的地區之一,在歐洲的一體化進程中,質量管理及其發展占據了重要的位置。人們認識到,質量已成為全世界的任務,質量管理體係標準使質量有了可比性,也使產品、過程、體係有了可比的質量。企業不僅要提高產品質量,還要提高整體服務質量,才能提高其競爭力。例如書中介紹的奔馳汽車公司,就是以其產品過硬的質量、優質的服務和高標準的設計而聞名世界的,飛利浦的高質量管理也是同行內共所周知的。

在人力資源的管理上,注重以人為本。雖然歐盟的許多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管理有不同特點,但其共性是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把人事管理放到第一線,都有一套比較科學的人事評價標準和獎懲措施,注重的是工作結果,而不是印象與好惡。他們通常對人事的管理為垂直和層次管理,沒有越位,也很少相互交叉。如諾基亞、馬獅、愛立信這些世界知名的企業在打造人才優勢上都有一套成熟的管理體係。

塑造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歐洲的許多公司都是世界級的,這些公司除了有馳名世界的品牌外,還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培養良好的企業文化是歐洲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外是企業的形象問題,這種形象不光是企業的品牌、效益,更重要的是培養企業和職工對社會的責任感,使企業從上到下,從裏到外展示給社會的是美好的東西;對內則主要是培養團隊精神。如德國的SAP公司和貝塔斯曼公司、英國的歐萊雅公司,這些企業在塑造自身企業文化方麵,本書作了詳細介紹。

還有在品牌管理、創新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麵,歐洲企業都有自己顯著的特點。本書通過一些典型的案例,展示歐盟頂級企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模式,希望能對眾多的企業管理者和讀者具有借鑒和參考價值。

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外資企業不斷湧入的情況下,中國的企業正麵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雖然勇於創新、積極進取,但仍避免不了很多問題,因此還是很有必要借鑒一下歐盟企業的管理經驗,以提高本國企業的競爭力。本書案例經典,具有時效性和廣泛性,希望會對一些企業的改革、管理有所幫助。

當然,由於我們的編寫水平有限,難免有不妥之處,請讀者指正。在編寫本書過程中,趙立穎、宋紅超、侯貴壽、李江濤、張浩、王宗平、李文勝、李豔春、陳美林、張勝等參加了編寫工作,在這裏一並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