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觀音
“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眾生遇種種災難苦惱,隻要發聲呼救,觀世音菩薩就尋聲解救。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佛經記載,“觀世音”的梵名為“阿縛盧枳低濕伐羅”,梵文的含義是觀察一切眾生而自在地加以拯救,觀音大士周遊法界,常以種種法像現身,時男時女,以度世間苦厄,使眾生常住安樂。
烈火熊熊。紅豔如許,宛若蓮花,又驟然暗淡,如紅顏凋落。整個天地都充斥著鮮血和火光那炙熱的氣息,那是一種改天換地的激烈與動蕩,伴隨著灼熱撲麵而來……
圖其格一臉木然站在高高的宮牆上,他的腳下有一片火海,隨風借勢,呼嘯洶湧而來。他身上的皇服淩亂不堪,完全沒有了王者的威嚴,雙眼麻木的俯視著這城下的一切,看著如同潮水般不斷湧入皇宮的明軍,耳邊的殺伐聲、哭喊聲不絕於耳,但這一切似乎都與他無關了,他隻是盡到了一個沒落皇族最後的責任——駐守這座空城而已。
“劉伯溫,始終還是你技高一籌!哈哈哈哈……”圖其格的肆無忌憚的狂笑著,這一生他對手無數,但劉伯溫——一個漢人書生,卻是他遇到的最讓他佩服的對手!劉基精於兵法,對行軍部陣,奇門遁甲無一不精,尤其是五行八卦之術,全國上下無人可出其右。短短十日之內,能讓強悍的蒙古騎兵潰不成軍,死傷無數,而明軍卻可以逸待勞,節節勝利,相信隻有他能做得到!
能死在這樣一個對手的手裏,也算無憾了!其實這樣的結局,圖其格早已料到:民族的等級分化製度,使得階級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危機感始終在他的心頭縈繞,自從當上輔政大臣後,他殫精竭慮,事必躬親,努力想要改變蒙古人與漢人間的不平等政策。可此時的蒙古人,已不是當年在草原上整日與牛羊為伍,風餐露宿,深知生活艱辛的草原兒女了;他們早就變成了一群躺在特權政治上,整日紙醉金迷,隻知享樂的寄生蟲!而漢人們已被剝削得頭無片瓦,腳無寸土。
再弱小的螞蟻,隻要團結一致,也可以撼動大樹!漢人們絕不是會在壓迫下沉默的弱者,他們甚至比想象中還要強大!此時的蒙古貴族們還沉溺在酒池肉林中,享受著最後的快樂,絲毫沒有意識到,江山就在他們的墮落中漸漸失去!父親雖是個王爺,但靠他一己之力,要想在這樣一片殘局中轉敗為勝,又談何容易?
圖其格拎起了手中的鋼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緩緩的揚起頭似乎看到了死神魅惑的微笑……
“將他拿下,要活的!”一個聲音徹底扯碎了圖其格最後的驕傲。
就在這一天,熊熊烈火染紅了泣血的天空,元帝貼睦爾逃出了皇城,元朝徹底滅亡了,鋪天蓋地的“明”字大旗,掩住了四處橫陳的鮮血和死亡,為新的王者打造出了一片升平天地!
陰暗的牢房中黴濕的氣息隔絕了外界的一切,幾條指頭粗細的鐵柵將窗口那片天空殘酷地分成幾塊。這裏,陰暗潮濕、毒蟲橫生,隻剩下死一般的寂靜。
突然,黑暗中響起了一陣鎖銬冰冷的聲響。牢門被打開了,透過微弱的光芒,能看到牢中情形:一個披頭散發的人被鎖在桎梏中不能動彈,他的雙眼空洞無物,而且遍體鱗傷,顯然已飽受了酷刑,隻是一副行屍走肉而已——他就是前元的皇族,元順帝貼睦爾的胞弟圖其格。沒有多久隨著一陣沉重的木門聲響,一個身穿黃袍的人走了進來。
“你們都退下,沒我的命令不許進來!”聲音低沉略帶沙啞。
“是!”又是一陣門響,徹底隔絕了這裏的一切。
黃袍人走到了圖其格的麵前,抓起了他雜亂的頭發,輕蔑地看著掩藏在須發和傷痕後的那張幹瘦的臉,試圖看穿圖其格想要隱瞞的一切真相。
“你以為你的堅持會有任何作用嗎?”這黃袍人就是那個攻破大元皇宮的新統帥——朱元璋,他一直囚禁著圖其格,是為找到一件重要的東西,一件關乎國室正統的東西——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