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3年七月的四川省喜德縣東河鄉一位彝族家裏迎來了一件大喜事,那就是何家的三幺兒媳婦生了一個女兒。取名為何美琪。這天是何美琪的生辰的第十二天,何家老少忙的不亦樂乎。因為村子裏住的二十多口人都要來他家吃酒席。說是酒席也不過是一些高粱和大米混合在一起蒸熟的幹飯。唯一特殊一點的就是每個人的碗上麵有幾片吵的野豬肉。這還是何家用來過年吃的唯一的一點肉了。
由於,何家隻有三間很小的瓦房,即便這三家瓦房也是三年前頭,何美琪的爺爺奶奶省吃儉用靠著一輩子的積蓄蓋起來的。隻有外麵的是用的是一些石頭和磚頭的混合,裏麵用的都是一些土胚。這也是為了讓他們家唯一的一個男丁取上媳婦,好為自己家延續香火。何三上麵有兩個姐姐,他們早早的就嫁到鄰村去了。雖然在生活上十分艱難,靠著一點微薄的地來維持生活,更多的山裏人不得不墾荒來彌補自家的添丁。這三間瓦房是根本容不下那麼多村民的。有的村民隻能打一碗飯後就端起到門外吃。對此,何家祖父祖母內心愧疚無比,好在這裏的村民都習以為常。所以,這些事情對於這個樸實的山裏人來說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村裏人走後,何祖母和何祖父拿出了村民給的紅包。說是紅包其實是一些白色有些泛黃的紙張包裹著的,有的還用的是青色的樹葉。何家老兩口小心翼翼的打開包裹著錢的紙張,有些紙張上麵噙滿了黑色的汙漬,他們知道,那是村民長時間抓在手裏的緣故。一張張紙被打開,裏麵大部分都是五角或者一元錢。即便這樣何家老少也滿心歡喜,畢竟這個酒席讓自家收入十七元五角錢。雖然這意味著何家要在未來的三四個月裏緊衣縮食。但是,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門外放著幾捆柴火,是沒錢人的家裏上山砍來的,用來頂替吃酒錢。在1993年喜得縣東河鄉就是這樣的。
喜德縣目前{2014年}人均純收入在668元以下的絕對貧困人口尚有3.5萬人,全縣有自然環境惡劣的村139個,84個村不通公路,75個村不通水,79個村不通電,158個村不通電話。通路的地方也非常困難,27公裏的山路,開車都要2兩個半小時。喜德山區有很多的山村小學,本該早就拆了合並到鄉中心校的,但是由於各鄉到各村距離遠,交通非常困難。加上中心校的校舍不夠,老師缺乏,配套的設施也不完善。導致村小和民辦代課老師的存在。由於不是正式的編製,代課老師每月隻有45元的工資,加上村上每月補助150元,加起來也隻有195元。而另外的一個村小,涼山州昭覺縣拉一木鄉洛主村小學,代課女教師曲比伍牛的工資確有1000元。我開始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後來才慢慢明白,因為喜德縣不屬於國家級貧困縣,沒有得到國家重點的扶持,導致公路不通,交通閉塞,教育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