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秋之夜引發的話題(1 / 2)

“另外一些偵探,他們既沒有佩戴過警徽,也沒有掛出過寫有他們姓名的‘私家偵探’的招牌。他們是遍布全國各個城鎮的普通男女……較之偵探技巧,他們受益更多的是愛打聽的好奇心,驅使他們勇往直前的往往是他們的是非觀而不是付費多少。他們不帶槍,所以總因為過分自信而處在危險中。警察對他們采取屈尊俯就的態度,而罪犯也沒有把他們看成是解決不了的麻煩。一旦交了差,他們又會回到平平淡淡的生活狀態中……”

斯蒂芬?讚米亞諾維奇《謀殺故事集》

破案曆來都是警方,或者小說家所塑造的半人半神的超級私家偵探的事情。下麵要講述的故事,卻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在談笑之間,揭開了一樁令一百多名警察耗時半年多仍束手無策,頭疼不已的連環凶案。

第一章中秋之夜引發的話題

寫犯罪題材小說的人,常常熱衷於討論這樣的話題:究竟是向讀者拋出一具屍體,還是多具屍體?有人認為,一具屍體是謀殺,多具屍體就是屠殺了。我不打算製造屠殺,也不想渲染血腥和暴力,可是務必請親愛的讀者見諒,我不得不向你們拋出若幹具屍體,因為我要向你們推出的,是一個關於連環凶殺案的偵破故事,而連環凶殺案的定義,就是一個人或一夥人連續犯下的多起凶殺案。美國FBI探員羅伯特K?雷斯勒和犯罪專家RobertD?Keppel博士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連環殺手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作案(殺人)三次及三次以上的殺人凶手。

犯罪小說家們另一個常常考慮的問題是:什麼時候向讀者拋出屍體最合適?一些人認為,在一開始就向讀者拋出屍體,能夠很快吸引讀者的目光,取得作品的最佳效果。這點我也頗為認同,可是我不打算這樣幹,所以還請讀者們拿出一點兒耐心。

故事要從我父親對於他一生中最難忘的往事的回憶講起,而這場回憶,完全是由我所引起的。

在所有的節日中,我最喜歡中秋節。

在晴好的中秋之夜,當你舉頭仰望天空,看到那玉盤似的滿月在墨藍色的夜空的襯托之下,泛著銀白色的光芒,一種寧靜之感油然而生。玉盤上那深淺不一的影像,令人無限遐想。

每到中秋之夜,我們家總要在入戶花園的餐台桌上擺滿各色鹵味、熏魚、涼拌菜、鹽水芋艿、肥美的大閘蟹等食物,當然,一壇浸泡了梅子的加飯酒是少不了的。至於那最具中秋意義的食物----月餅,則因為在商家要表不要裏的營銷策略影響下,“已退化成為一塊毫無特色、甜的膩人的麵團”(我老媽的評語),而連續數年被我們家“封殺”了。

那一年的中秋之夜,又是一輪皓月當空。一家人照例迎著笑盈盈的月兒,擺上佳肴,就著美酒,邊品嚐著可口的小吃,邊五湖四海、天上人間地閑聊。

作為一名網絡寫手,我時不時地會與父母聊聊他們年輕時戰鬥過的那個年代,激發靈感,汲取生活的元素。跟我們相比,他們那個年代的人,總讓我感覺有著某種永不褪色的天真和激情。

“老爸、老媽,能說說你們一生中最難忘的事兒,讓孩兒我領受一番教誨嗎?”我嬉皮笑臉地問道。

母親把手中的螃蟹腿向我老爸一揮:“把你曾經跟我說過的你們智破連環凶案的故事講給他聽,這絕對是他的最難忘!”

“太好了,老爸!趕緊把你的‘最難忘’說出來讓我分享一下吧。”我望著正在吞雲吐霧的老爸催促道。

我爸兀自在那裏吞吐著青煙,半響沒有作聲。

“老爸……”

我爸對著靜謐的夜空徐徐吐出一團濃煙,悠悠說道:“一個人一生的最難忘,似乎總是跟年輕的歲月聯係在一起……”

發了聲感慨後,他再度陷入了沉思。

一陣靜默之後,他舉起酒杯對著明月作了個邀請的姿勢,然後仰頭將酒一飲而盡。

我趕緊抱起酒壇給他斟了一滿杯,因為那是他靈感的源泉。

接著,他從香煙盒中彈了一支煙出來,我趕緊拿起打火機為他把煙點上,因為那也是他靈感的源泉。

隨後,我爸用他那低沉的嗓音,把我帶入了另一個時空,為我揭開了一件係列凶案的真相,也初次讓我領略了心理學的魅力。正是心理學幫助人們找到了真凶。

“那事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那時我還是清川鋼鐵廠的一名工人。清川鋼鐵廠是當時省裏批準的在山區縣、市建一批‘小三線建設’項目之一,是冶金部投資的項目。這座廠是我們清鋼廠近萬名全體職工一鎬頭一鎬頭、一擔土一擔土、一塊磚一塊磚,在一片荒山上建起來的。當然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兩萬多名建設大軍,”我爸充滿感情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