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第二隻“看不見的手”(上)(1 / 3)

第二隻“看不見的手”

組織文化對公司長期經營業績有著重大的作用。我們發現具有重視所有關鍵管理要素(消費者要素、股東要素、公司員工要素),重視各級管理人員領導藝術的公司,其經營業績遠遠勝於那些沒有這些組織文化特征的公司。在11年的考察期中,前者總收入平均增長682%,後者則僅達166%;前者公司股票價格增長為901%,而後者為74%;前者公司淨收入增長為756%,而後者僅為1%。

——哈佛大學約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

看過《西遊記》的朋友可能會對故事結局時的一段內容記憶猶新。當唐僧師徒四人經過九九八十一難來到西天如來佛祖麵前時,孫悟空並不想討得什麼封賞而成為什麼佛,而是請求觀音菩薩念念那鬆箍咒,將他頭上的金箍取下。觀世音說金箍已經自動消失了,孫猴子一摸,果然沒有了。為什麼孫悟空頭上的金箍自動沒了?這是因為孫猴子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曆盡千辛萬苦,反複受到製度的約束,最後,他對佛家的思想理念、行為規範已經習慣了,並且將那些理念、製度變成了自己的行動指南,從思想上接受了佛家的價值理念,使得自己的行為無需什麼別的外來約束就完全符合佛家的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眾所周知,“價值規律”是“看不見的手”,公司的活動以價值規律為導向。實際上,還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這就是組織文化。它的導向作用和影響更間接、更持久、更深遠、更加根深蒂固。

文化與社會、政治的結合,中國是做得最成功的。從老子、莊子、孔子到宋明理學,從人們的信仰到道德皈依、到統治工具,文化有力地支撐了中國的社會體係,保證了中國的社會穩定,也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社會的繁榮。但正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使中國近代趨向沒落,因為我們的文化缺乏與科學技術、與創造人類財富的經濟活動的有力結合。也正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得到正確的繼承、借鑒、發展、運用,又將使中國繁榮富強。文化本身沒有過錯,中西方文化可以說有差異,但不能講孰優孰劣。關鍵是我們對文化的態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隨著經濟建設的推進和改革的深入,“文化對經濟的影響”、“文化與經濟的結合”越來越受到重視。從“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從“政府為公司搭台,文化為公司喝彩”(某地博覽會的標語),到“文化深深融入經濟建設”(文化不是簡單的“拉拉隊”)。

但是,在公司經營者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並在管理中加以應用這一更細的層麵上,現狀不能令人滿意。“組織文化”被引入我國已有一段時間,但很多的公司還停留在“吹拉彈唱”、“要使公司經營有文化味道就是買書、張貼字畫標語”和不知所措的狀態。

為文化而文化是文人的遊戲,為經營而經營是商人的遊戲,商人是社會人,商人的客戶是社會人,因此商人同時也應該是“文化人”

文化從一開始就對公司各個方麵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公司的文化思維、經營觀、價值觀、市場觀、員工觀、員工的進取觀等都深受文化的影響。實際上,文化與公司的經營密不可分,如果沒有組織文化建設,員工就會按照傳統或者自己的理解來判斷是非、采取行動。從這一點上來說,每個公司都有文化,建設和引導得好的公司有自己鮮明的組織文化。

讓我們先來界定一下組織文化的概念。

組織文化通常是指一係列相互依存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涵蓋公司理念、決策方針、體製機製以及公司發展層麵所體現出來的核心價值觀念、經營策略、經營行為和經營成果等內容。

第一,組織文化其實並不等同於“組織文化生活”或“文體娛樂”,這些概念千萬別混淆。有些公司往往把公司舉行的各種體育比賽、文藝晚會、旅遊、郊外活動(如燒烤、踏青、植樹等)等誤以為組織文化的全部,其實這是非常不正確的。

第二,組織文化並不隻是在內部營造、對內產生影響,而是由內向外編織,對外也能產生影響,如戰略合作夥伴(如製造商、供應商、經銷商)、公眾媒體、社會大眾、顧客等。

第三,組織文化是與公司同步發展、相生相長的,並不是遊離於公司外的可有可無的“點綴品”或“裝飾品”。

第四,組織文化是一種生態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很多公司認為“組織文化”搞來搞去就是跳跳唱唱、吃吃喝喝、說說笑笑,一到春節就舉行春節晚會,一到中秋就舉行“賞月”會,諸如此類。其實,組織文化應該不斷變動,隻有“休克”和“僵死”的組織文化才會不變。

組織文化可以分為公司精神文化、公司製度行為文化和公司形象物質文化三大層次。組織文化的核心是公司精神文化,即公司的核心價值觀。

一、公司的精神文化

公司精神是公司價值觀的核心。公司精神是公司廣大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並經過企業家有意識的概括、總結、提煉而得到確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公司優良傳統的結晶,是維係公司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本來隻有人才具有精神。公司精神這一概念的自身就是把公司人格化了,它是由公司的傳統、經曆、文化和公司領導人的管理哲學共同孕育的,集中體現了一個公司獨特的、鮮明的經營思想和個性風格,反映著公司的信念和追求,也是公司群體意識的集中體現。公司精神具有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個公司最寶貴的經營優勢和精神財富,它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不可少。正如美國IBM的董事長小托馬斯·沃森所說:一個組織與其他組織相比較取得何等成就,主要決定於它的基本哲學、精神和內在動力,這些比技術水平、經濟資源及組織機構、革新和選擇時機等重要得多。本書的重點正是圍繞公司的精神文化,特別是圍繞組織的核心價值觀的提煉與培育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