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學校文化建設的關鍵把握(1 / 3)

學校文化建設是一個複雜的工程,是一個龐大的係統,如何把握關鍵顯然十分重要。那麼,現代學校文化建設中的關鍵究竟是什麼呢?我們認為,是人的思維方式的改變。其實,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思維方式的作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就個人的文化建設而言,如何處理好做事、做人、做學問的關係?就集體的文化建設而言,如何處理好團隊合作與優勢互補等關係?就學校的文化建設而言,如何處理好明確方向與堅持不懈的關係等?可以這麼說,如果這些關係理不清楚,處理不好,現代學校文化也是建設不成的。

一、在成人成事與成就學問中成就自己

一個人要有文化,不僅要成事,而且要成人,還要成就學問。成事是成人、成就學問的載體;成人是成事、成學問的核心;成學問是成事、成人的升華。我們的要求是: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在成事與成人中成就學問。

在文化建設過程中,就個人而言,最為重要的是如何將做人、做事、做學問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使它們處於同一個過程之中。離開了成事,成人和成就學問都會失去載體而無從依存;離開了成人,成事和成就學問就會失去方向而變得盲目;離開了成就學問,成事和成人就會失去路徑而難以提升。

(一)讓實踐研究成為常態

我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不少教師年複一年、月複一月地工作,直至退休,一輩子在教育崗位上,卻始終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而有的教師卻能夠不斷地有所長進,有所超越?這縱然有許多客觀原因,但其中一個關鍵性的原因,就是能否對自身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研究,不斷改進。

由上海市教科院編寫、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廣受歡迎的一本書——《做有思想的行動者》,總結了20多年來上海教育科研走過的曆程,選取了20位研究型教師作為典型個案。張敏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個。張敏曾經是我校年輕的黨支部書記、副校長,三年前調往上海外國語大學靜安外國語小學擔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書中有一段文字是這樣的:“教育研究是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已成為教育界的共識,張敏的成長經曆再次驗證了這一點。張敏走上工作崗位不久,就開始參加學校的教育科研活動,而她的科研經曆和她的教學經曆一樣,也是懵懵懂懂中起步,磕磕絆絆中摸索,並最終成為自身的發展動力,成就了今天的張敏。”

在工作狀態中研究,在研究狀態中工作,這樣的狀態造就了張敏,也造就了萬小集體,造就了萬小科學發展的文化。

(二)讓精益求精成為習慣

精益求精不僅是一種工作的態度,一種工作的作風,而且還是一種實現工作創新的必要條件。我們一直提倡學習勤一點,從學以致用做起;反思深一點,從舉一反三做起;研究實一點,從解決問題做起;創新多一點,從精益求精做起。在萬小,校長是這樣做的,教師也是這樣做的。

張雪龍校長也曾作過這樣的反思。他說,我們這一代校長是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走過來的,積極參與改革創新,適應變化,但也可能心態浮躁,功底膚淺,為此務必要能平心靜氣,潛心於教育,勤奮學習,厚實底氣。他說,我們這一代校長還是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走過來的,因此,見多識廣,視野開闊,但也可能個性不揚,特色不顯,因此要能形成自己的特色風格,形成自己的主流文化,如此,才能海納百川。他說,我們這一代校長又是在頻繁的考核評比中走過來的,能隨機應變,長於交際,但也可能習慣於短期行為,急功近利,因此要能排除幹擾,著眼長遠,求真務實,踏實發展。

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如能自覺地將自己置身於時代的背景之中,置身於理想的追求之中,自覺地反思自己的成長經曆,嚴格地分析自身的長短優劣,從而更自覺、更科學、更有效地投身於教育事業的發展,這本身就是一種高尚的文化品質的體現。而這樣的一種習慣在萬小從校長到教師,從教師到學生,逐漸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三)讓內在修養成為自覺

我們提倡三種內在的品質修養,提高事業和人生的坐標。耐得住寂寞,寂寞是最好的修煉機會;經得起挫折,不經過風雨哪能見彩虹;守得住成功,能夠從成功中找到不足。我們明確提出並努力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急不躁,煩不惱,苦不怨,難不怯。

在我們這個群體中,有許許多多具有高尚文化的人物,他們就是萬小的形象,萬小的精神,萬小文化的創造者、建設者。這裏還必須指出,在形成以一個個鮮活而又生動的個體文化,從而彙合成學校文化的過程中,校長的個人文化是尤為重要的。在萬小“學會參與,主動發展”的現代學校文化建設中,張雪龍校長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一直提倡,並身體力行地做到“校長要做文化人”。他說:學校要有文化,首先校長要有文化;學校要有精神,校長首先要有精神。一校之長更要注重內涵發展,注重品質修煉,注重形象影響。2004年張校長集自己30多年的教育生涯,20多年的校長經曆,編寫出版了《發展與成長——我的辦學心路曆程》一書。此書的辛苦寫作、成功完稿,使他體驗這一路跑跑看看,做做想想,就是一個做中學、做中悟、做中寫的過程;讓他在自身成長發展的道路上領略了一番自以為是的景色,同時也攀上了從未達到的高峰;讓他進一步看到了一個一直在努力,而且還需繼續努力的自己,更加激發了向自我挑戰,為自我規劃,頑強奮起,堅決邁向既定目標的信心。萬小的教師在校長思想文化的引領下,拾級而上,追求著學校新的發展。

二、在團隊合作與優勢互補中共同發展

沒有團隊文化、團隊精神,就不會有學校的文化、學校的精神。集體中所有成員的相互團結合作,經驗和成果的交流共享,各人優勢長處的集合互補,是形成團隊文化、團隊精神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