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二月三十,青城山南,死”這是一封沒有落款的信,唐飛訶看後臉色驟變,不是害怕對方的挑釁,而是看到隨信附著的一樣東西,唐飛訶這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東西。
那是一朵兩寸開外的梅花,不,那不是梅花,那隻是一隻鏢,一隻狀似梅花的鏢。
鏢形狀如五朵花瓣,邊鋒薄而利,底麵有五個尖細的倒鉤,這隻鏢唐飛訶再熟悉不過了,雖然和自己隨身攜帶的鏢一樣,但是這隻鏢的背麵刻著兩個字:雪梅。
那是唐飛訶在雪梅出閣前送給雪梅的,字是他運功刻上去,這隻有他和雪梅知曉,雪梅說過:“鏢在人在,鏢離人亡。”
唐飛訶追問送信的人是誰要送過來的,送信的是一個小乞丐,隻說有人在城門外給了他十兩銀子讓他將信送來,其他的什麼也不知道。
“農曆十二月三十日”,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這一天,唐飛訶亦不會忘記,那是雪梅出閣的日子。五年前的那天,雪梅穿著吉服,頂著鳳冠披著紅蓋頭讓夫家的轎子抬走了。而唐飛訶隻能在一旁強顏歡笑,因為他要尊重雪梅的選擇。
唐飛訶一個人獨自來到後院,神色黯然地望著手裏的那隻鏢,心中泛起一陣心酸,他感覺到嘴角有著濕濕的苦澀,那是眼中的淚無聲地滑落。
當年雪梅出閣後,唐飛訶便離開了唐家堡,在成都城內開了一家飄雪布紡,因為經營有方,布紡生意興隆,不少南來北往的布商都愛與唐飛訶做買賣,打交道。但是卻沒有人知道唐飛訶會武功,因為唐飛訶離開唐家堡後就從來沒有以武功示人過。
唐飛訶從不覺得那會是一種武功,因為那隻是一種花,一朵朵撒出去的花,雪梅當初是這麼形容的。
那年唐飛訶才十歲,他和所有唐家堡的同齡人一樣,從小就經過嚴格的挑選後一起習文練武。可是唐飛訶從小就隻好文,不喜武。可是身為唐家堡的人,他必須和大家一起學習武藝。
時光如箭,十六歲的唐飛訶已經長成了翩翩少年。這天因為昨晚看書晚睡,早晨誤了早課的唐飛訶被師傅和門主唐仇訓了一頓,他練完功便獨自一人跑到竹林裏的躺在草地上發呆。
作為一個唐門的一份子,他有責任和大家一樣好好學習武藝,學有所成才能為唐門效力,可是為唐門出力的方法有很多種,為什麼一定要非習武不可呢?這是他內心一直所困惑的。
其實他也知道,有多少人為了能夠學到唐門絕技而引以為榮,所以他一直不敢和別人說。
正當他獨個發愣的當兒,一把脆脆的聲音在耳旁響起。
“飛訶哥哥,你真的在這啊,在想什麼呢?”唐飛訶坐了起來,原來是師妹雪梅,雪梅隻比自己小一歲,雪梅是門主在外邊帶回來的孤兒,門主對她就好象自己的女兒一樣。
唐飛訶有些不好意思滴說:“沒,沒什麼。”
雪梅:“你就別騙我了,你一直都不愛習武,你為什麼不直接和師傅和門主說呢?”
唐飛訶有些訕然地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每個人都說我有天賦,可是我誌不在此。”
“其實練武也並不是一定是用來殺人,也可以強身健體啊,隻要你發現它的好處,你也許就不會這麼討厭練武了。”雪梅善解人意地笑說。
唐飛訶沒有說話,心裏在重複著雪梅的話。
雪梅接著說:“就好比師傅要你練的飛鏢吧,你為什麼非要將它當成利器呢,你不覺得不同手法扔出去的鏢會有不同的美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