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招一氣嗬成,連綿不絕。方餘博學百家武功,而這四招正是百家中的精粹!範衝久戰不下,卻見方餘在四招之間接連擊斃李癲、索先鋒二人,這等驚人藝業,使得範衝心中更是欽佩這位少年盟主!見那方餘大展身手,範衝精神抖擻,複仇的熱血在他體內流淌,氣血早已翻騰!
“伍紀綱!給我滾出來!”範衝再入人群,手中一條長棍橫掃千軍。同是丐幫子弟,範衝不願多傷人性命,見一弟子揚起手中兵器,便敲打在腰間帶脈穴;又或是俯下身翻了個滾,這弟子揚起左腿便打闌尾穴,那弟子揚起右腿便打豐隆穴,左劈右打,忽左忽右。這些五袋弟子又怎能攔住盛怒之下的範衝?
人群中,伍紀綱手提長刀,終於不再躲藏。
西安府大義分舵“斬馬刀”伍宸熙昔年“提刀縱馬,威震甘陝”。遙想當年,伍宸熙匹馬單刀挑了有百來名響馬的餓狼寨,縱橫甘陝綠林的“十三餓狼”在那一役中竟無一人活著走下祁連山,使得祁連山數十年再無匪寇之患;伍宸熙也曾追殺在西安府犯下七樁大案的“跛腳大盜”李拐子三天三夜,一刀便劈了李拐子的“鐵拐”。
伍宸熙那七招十三式“斬馬刀法”在甘陝武林享譽盛名,隻可惜伍老英雄胸無點墨,否則也不會以掌中刀命名七招十三式刀法,這七招十三式刀法並沒有刀譜傳下,伍宸熙之子平庸至極,學不到伍老英雄的一成武功。數十年後,曾孫伍紀綱執掌大義分舵,鮮有出手,但江湖傳聞他的武功已遠勝曾祖伍宸熙,雖然那七招十三式“斬馬刀法”傳至伍紀綱隻剩三招七式,可憑著他天縱奇才,自創四招六式,大義分舵伍家又出一個“提刀縱馬,威震甘陝”的“斬馬刀”。
此時,伍紀綱手中便有斬馬刀,他當然也會七招十三式“斬馬刀法”。
這七招十三式“斬馬刀法”從甘陝一路殺到了江蘇無錫大仁總舵,殺死丐幫第三十七任幫主“鐵丐”範高索,將副幫主“丐俠”範衝逐出丐幫,繼任三十八任丐幫幫主。單這手腕武功,已遠勝曾祖“提刀縱馬,威震甘陝”的“斬馬刀”伍宸熙,卻偏學不來伍老英雄的豪氣與俠義,不免令人歎息,大義分舵伍紀綱篡權奪位,伍老英雄長眠地下也不得安息!
“三十六路行乞棍”與七招十三式“斬馬刀法”,都是丐幫的絕學,此刻在這大仁總舵,竟要一分高下!
伍紀綱輕撫刀鋒,笑道:“上次讓你逃脫,沒想到你給我帶回了一個武林盟主,這個功勞可不小。”
範衝厲聲道:“狗賊,今日我便要為叔父報仇,為丐幫清理門戶!”說罷,一招“豕食丐衣”,木棍已然出手,棒打幽門、神封、肩前三穴。
伍紀綱使出那震懾甘陝綠林群邪的七招十三式“斬馬刀法”,看那一招“豕食丐衣”襲來,使出“入洞刀式”,立左邊門戶,斜進右步,掌中刀自下斜撩而上,這一招使出來,範衝的棍若不及時收刀,隻怕便要斷成兩截。招式極其簡單,卻能破那招精妙的“豕食丐衣”。
範衝見他開左邊門戶,右手持棍,棍打後背,手中木棍疾點伍紀綱腦戶、風門、天宗三穴,這一招“日轉千街”暗含十七般變化,十七般變化一氣嗬成,有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之勢,撩、撥、纏、劈、轉,棒法使得極快,木棍化作一道綠光。範衝暗運“乞窮儉相功”,本是蠟黃的臉色立時變得蒼白,正似窮酸虛弱樣,其實這“乞窮儉相功”乃是丐幫範、伍、高、索、李五家弟子世習的內功,走的是陰柔路子,棒端已被注入深厚內力,隻要那腦戶、風門、天宗三穴被點中,伍紀綱就算不死,也會成為廢人。範衝乃是丐幫少年英雄,武功著實了得,丐幫弟子自幼修習童子功,這“乞窮儉相功”的內功已有二十年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