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俠新篇章(1 / 2)

大夏末年,夏臨帝殘暴不仁,崇尚武力治國,賦稅苛刻,大夏軍隊常年處於對外的擴張戰事之中,稅收全部用於軍備之中。在嚴苛的賦稅和殘暴的軍統之下,百姓苦不堪言。

自大夏立國以來,每一任皇帝都擁有著同樣一個野心——製霸天下。

南起南海,北至高驪山;東起明珠,西至番外,無一不是大夏皇帝夢寐以求的帝國版圖。曾經為了打下皖陽,甲子高齡的夏高祖親自策馬揚鞭奔馳沙場,曆時七年攻克皖陽。

擴張,擴張,再擴張就是大夏皇帝唯一的夢想。大夏剛立國,夏高祖策馬南疆,打下金、藩離、蜀陽、韓四國,為大夏把帝國版圖擴張到史無前例的遼闊。激進的軍事攻勢,讓版圖外的國家夜不能寐,不得不共同攜手抵抗大夏的鐵蹄。諸國的聯手抵抗逐漸與大夏保持了一個微妙的平衡,大夏停下了激進的攻勢,這種平衡關係一持續就是整整一百七十年,直到段賀嘉榷當上了大夏皇帝,這個平衡才被打破。段賀嘉榷剛剛稱帝就開始繼續四處征討。

段賀嘉榷是夏昭帝的第四個孩子,傳說他出生那天,北鬥七星中的第六星開陽星位移,北星南動紫薇坐命,乃天生武勇帝王命,主孤寡。開陽位移至天權和搖光之間,注定天煞孤星命。

段賀嘉榷十四歲那年,昭帝因病仙逝,他在帝靈宮持劍殺太子,聯合國武將軍鎮壓一幹大臣,屠盡太子府人畜,二皇子三皇子隻能拱手讓位。段賀嘉榷用雷霆手段當上大夏皇帝,稱號臨。段賀嘉榷十五歲迎娶國武將軍的女兒,隨後秘傳國武將軍進朝,賜毒酒,收回兵權。後人都言臨帝孤寡敏感,權欲過重,從來不信任何人,包括枕邊的皇後,隻相信自己。

兵權在手,段賀嘉榷開始了自己一係列的治國措施,重軍政,重賦稅,輕民生,都隻是為了能夠統一天下。臨帝下詔,軍招每地每縣每年兩百人,大城五百人,指標不足即為抗旨,殺無赦。

大夏末年,稅收嚴厲,收十上七,但國庫常年空虛,所有的財富全部用於軍隊軍備的擴張。末期,大夏多地遇到百年難得一遇的“五黃臨太歲”,國內到處都是旱災,一鬧旱災緊接著就是饑荒。旱災一來就是三年,年年百姓的收成不足三成,而這三成之中有一半以上還要當作稅收進貢上朝,饑荒充斥在全國各地。

天災、稅收、殘暴的壓迫讓百姓喘不過氣,繼而各地開始出現燒殺搶掠,導致民不聊生。整個大夏國就像一座蠢蠢欲動的火山,雖有重軍持武,維持內部的安定,但百姓的怨歎隨時會顛覆整個國家。

大夏最後兩年,帝國向西擴張失敗,一品堂大將軍段賀兵長在玉隴山率領的十萬旌旗軍與西隋、轅、顛雲等幾國鏖戰兩年,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未打下玉隴山,最終段賀兵長自刎於玉隴壁前。

玉隴山一戰失利成為了壓垮駱駝背的最後一根稻草,頃刻間,維係大夏內部安定的平衡被打破,大夏國猶如一座失去砥柱的大山,瞬間轟然倒塌。隨後,大夏國內烽煙四起,以帝都廣陵府為中心,各地起義如繁星墜落,向廣陵府進軍。大夏旌旗軍雖然勇猛無比,但起義軍乃民心所向,最終如毛蟻食象,大夏國漸漸的被各地的戰火侵吞,不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