禚門樓 楔子(1 / 2)

【楔子】

二輛標有“軍字牌”的部隊專車徐徐地馳出國道,向長清市緩緩開來,四十年了!離家四十年了!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一次次槍林彈雨、血與火的洗禮,終於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十年浩劫,黯然淚下……

七老治國,改革開放;馬不停蹄投入到祖國的經濟建設的潮流中……

離家出走四十年,回來變樣了,沒有了夢裏清晰的古街道;一股現代城市的規模,也找不著了長青大街,原有的大宅院已經不複存在了。

街道也都被冠上“青年路”“中華路”“成府路”……

長青大街沒有了,原先遙遙入目高聳巍峨的禚門樓子,也就是禚侯府的標誌性大門樓,也沒有看到,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高樓大廈;占了整個長青西街的禚侯府大院已不複存在了,原先那橫跨街道的古樸典雅的大門樓,鑲嵌著三個金光閃閃的鬥大的梅花篆字“禚門樓”,據說上麵的字是西周薑子牙親自書寫的,由於年代久遠,具體是不是那無從考究了。

呈現在麵前的一排排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繁華的街道,淹沒了古稀的大宅門的痕跡……

原來的禚門樓子有五進院,據《周禮.考工記》:......(禚地采邑)前朝後市,左祖右社......

禚門樓子建於周,以後各個朝代均有擴建,一條走廊主軸線貫穿到底,有五進院。

一進院是議事房,議事房左側跨院是家丁的廂房,右側是總堂大議事房,緊鄰大議事房是各堂的四個小議事廂房;二進院是主堂伯風堂;三進院右跨院是仲鬆堂,左跨院是仙居堂;四進院右跨院是上社(祭壇)下學(學堂),左跨院是嗣品堂;最後的院子是龐大的後花園,百花叢擁之中,左置宗廟,上題“禚氏宗祠”四個古樸的梅花篆字,右置承月樓,是大宅門家眷們宴賓賞玩的地方。

整個侯府設大小八個門,麵南正門高懸“禚門樓”匾額;北門副門高懸“承月門”匾額;其餘的是六個各堂院的從門,東三門依次是“伯風門”、“仲鬆門”、“東學門”;西三門依次是“仙居門”、“嗣品門”、“西祠門”;各門堂道都和走廊主軸線相通;各門都有門丁駐守,尤其正門為甚;各堂、道沿主軸線成對稱結構。

離正門前方50米,有一座魁偉高大的大門樓,門樓兩旁有兩棵高聳入雲的古銀杏樹......

俱往矣,伯風堂的二老爺一把火,搗毀了日本鬼子的軍火庫,同時也葬送了禚門樓大宅院;再加上國共內戰的白熱化,國民黨反動派飛機的狂轟濫炸,禚門樓大宅院蕩然無存……

軍車在繁華的街道穿梭著、徘徊著,似乎在尋覓著什麼……

車裏的老人麵部低沉,往日的街道已經不複存在了,街道的一切顯得很陌生,車窗搖了下來,他的雙目蓄滿了淚水,模糊了一切……

突然,一座古樸、殘破的大門樓子呈現在不遠的前麵,孤傲的矗立在一片廢墟殘垣旁......

這裏已經出了市區,成了郊區,近了,近了......

“不錯,是咱家的大門樓子,停車。”軍車停了下來。

從車上先走下兩個身著軍服的警衛,攙著一位寒顫顫的老人。老人推開攙扶他的警衛,來到那殘破的古樸典雅的大門樓跟前,深深地鞠躬,流下了二滴熱淚。

“禚門樓子,四十年了,我回來了,爹娘啊!不孝兒耀鶴回來了......”

“爺爺,這是咱家的大門樓子嗎?”從車上下來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上前攙住老人。

“是啊,是啊,樹虎,你二太爺爺一把火舍小家而保大家......你二太爺爺......不愧是抗日英雄......你要記住他的名字,他叫禚秉猛......四太爺爺禚秉強……還有你大爺爺禚耀文……還有……”老人的嘴在呢喃著。

“是,爺爺。”小夥子禚樹虎爽快的答應著。

小夥子抬頭好奇的望著那高峻挺拔,古跡斑斑的大門樓,石刻四楹、石鼓夾抱的四根八角石柱頂上飾有蓮花寶座,寶座上各蹲距一個雕工古樸的獨角怪獸“朝天吼”,兩側坊額淺雕祥雲,正麵三個鬥大的依稀可見的梅花篆字,隻認識中間的一個“門”字,每個字後都映襯著一副雕刻精美的圖案,頗為壯觀。

“爺爺,禚門樓後配的圖案有什麼講究嗎?”

“有啊,咱家家譜有記載,說來禚家源遠流長......”老人沉思著,想喚起那塵封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