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有情人化作相思淚,淚流成河,苦盡甘來。終究還是一場夢而已。
數日後,朱溪醒來,昏昏沉沉的走至廳堂,見貝兒與青書,命他們兩坐下,從懷裏取出一封書信,放於桌上,說道:“我將不久與人世,請將此信交與公主,告訴她,就說我此生能認識公主,無悔也。”這書信朱溪整整用了七天七夜寫成,他是含淚寫書信,心懷痛思,憂鬱的情傷,使其氣極,口吐濃血,血濺書信。手無力執筆,而用血指寫成。不知寫了什麼,眼睛迷糊,燭火昏暗,眼前顯現出公主的身影,若蘭的影子。迷迷糊糊,昏昏沉沉,魂話連天,忽笑忽憂,七夜之間盡變成了白發老人。華發已斑白,焦慮之心卻從未減過,擔心公主的思念,思念若蘭女的牽掛。一陣,一陣,又一陣,寒風吹過,雙鬢柳條眉,白眉而隨寒風去。
幾日之後,大雪飄飄,枝頭昏鴉,寒風送人去。朱溪帶著夢去了,回歸到自己的夢裏去了,了卻了東海一這案,隨雲飄至山門,山門敞開,永伴真君。詩日:
夢初當年少學道,遊蕩山門有仙道。
欲求真道潛修行,願拋塵世學道行。
得聞學道需曆練,便是人間學真道。
東海有道去求得,如今悟得何為道。
這首道道詩,就是朱溪悟道的真道,無我無欲,有道無緣,有緣有道,無道無緣。
青書與貝兒,二人拿著書信,飛奔東海去送這最後一封信,也是第一封信。至東海,青書在一品樓前等候。貝兒鑽入水下,至龍宮大門口,見有人阻攔,便打退。直闖入龍宮,見龍王行禮後,說道:“求龍王,讓我見一麵公主,我此番前來,特來向公主道別,”龍母允了,帶著貝兒去公主房門,說道:“貝兒,你要好好規勸公主,望她早日回到渭水河龍宮去。哪才是她的家。”貝兒進房門,至公主跟前,跪下參拜道:“貝兒,參見公主,”公主沒什麼反應,隻是朝她看了看,說道:“貝兒,你來了,”貝兒說道:“貝兒,特來向公主辭別,”公主說道:“是啊,你也有了自己的歸宿,你走罷。”貝兒輕聲說道:“公主,公子他死了,朱溪他死了,”公主大驚,說道:“為什麼,她不等我,為什麼,他不等我,”貝兒說道:“公子他,心力焦脆,憂鬱而死,”公主說道:“哦,他死了,他是因為我而死的,他是為我而死的,啊……”貝兒哭泣道:“公主,公主,公子他十分想念你,他說,他此生能認識你,無悔。”公主大笑說道:“他真這麼說,他真的這麼說,啊,哈哈哈哈,我悔,我害死了他,我是罪人,我不該去找他,我……”公主氣極吐血,倒地而笑。貝兒扶起公主,從懷裏取出書信,說道:“公主,這是朱溪公子,花了七天七夜寫給你的信。”公主用顫抖的雙手接過信件,道:“他用了七天七夜寫給我的信,他……”貝兒起身說道:“公主,信已送到,我走了,公主自重。”隨後貝兒含淚離去了。貝兒出了龍宮,至一品樓,帶著青書走了……
公主跪坐在地上,打開書信,幾處血字,書信道:公主珍重,我朱溪遇公主,今生無悔。唯有一事不明,為什麼人龍不能結合?公主看完信後,吐血與信上,龍血人血容於一處,情滿書信。
公主她不顧一切,最後一次使出終南劍,衝出龍宮,飛奔千家村而去。至朱溪墳前,痛哭不止,口吐鮮血於墳前。說道:“你為什麼沒等我來,你為什麼不等我啊,為什麼。”頓時覺得,腹中疼痛,像是要分娩了。她忍痛飛去,心想:我的龍兒,不能降落在人間,否則定會被人所害。她飛到了涇水河上空,直衝入龍宮。一聲巨響,震得整個長安城,搖搖晃晃。若蘭見此情形,心中一怔,便趕往涇水河畔,心中擔憂夫君陳華,和爹爹的安慰,直奔涇水河畔。
公主至涇水河龍宮,找到了一張破舊的床榻,躺下,過了一夜後,次日清晨,龍兒誕生了。公主敖蘇自知自己將不久與人世,無力撫養龍兒,就施用法力,將龍兒變做人形,她抱著龍兒,浮出水麵,至岸邊。見遠處一女子前來,走近看來,原來是若蘭,她叫喊道:“若蘭,若蘭,”若蘭聞聲而來,見蘇小姐,相迎道:“蘇小姐,你怎麼來涇水河的,公子他們呢?”敖蘇跪下,懇求道:“這是我龍兒,請若蘭將他撫養長大,我求求你了,孩子是無辜的。”若蘭不解,問道:“這孩子是……”敖蘇說道:“這孩子是我和那鼉龍所生的孩子,”若蘭大驚,問道:“那公子朱溪呢?”敖蘇回道:“公子他,他,他死了”若蘭失聲痛哭,跪坐於沙灘,喊道:“恩人,公子,我的公子,你告訴我,他是怎麼死的,”敖蘇說道:“公子是因為我而死的,公子他是為我而死,”二人跪坐與沙地,抱頭痛哭。隨後若蘭問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公子他好好的,怎麼又會死了呢,”敖蘇回道:“那日,公子救我逃出渭水河龍宮後,我們便去了公子的家鄉,千家村。隨後,公子的父親,朱老爺給我們操辦婚事。就在婚禮的那天,我被天雷擊中,顯出龍身,而後我父王將我抱回龍宮。此後我也想逃出龍宮,可腹中懷有胎兒,不便行走。後來,公子由於憂傷過度,憂鬱而死。他還寫了封書信與我,說道,人龍為什麼不能結合。”若蘭說道:“原來,公子就是死也要和蘇小姐在一起。”敖蘇道:“是,我也將不久與人世,我要和公子死在一起。”若蘭問道:“那蘇小姐怎麼會和那鼉龍生下這個孩子?”敖蘇剛要回道,正在這時,陳華至跟前,跪下喊道:“娘子,你怎麼又來了,”隨後朝敖蘇看去,說道:“姑娘,是你,”敖蘇道:“是你,”若蘭道:“怎麼,你們認識,”敖蘇說道:“認識,當日在洞庭湖,老樟樹下,他曾救過我,”若蘭道:“哦,這又是怎麼回事啊,”陳華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隻是姑娘當日為何要拔劍自刎?”敖蘇說道:“那天,離開了太華山後,至洞庭湖畔,見你的魚鋪旁邊,寫著一個尋人啟事,說道尋一甬城女子,年方十八,名為若蘭。我便想起了若蘭,於是就跟蹤你,至洞庭湖畔的一艘小船處。正當我走近時,忽然有一黑衣男子將我打暈。等我醒來,我發現我已失貞潔,痛苦不已,便到這洞庭湖畔的老樟樹下,想尋短見。後來就被一個男子救去,這個男子就他。”若蘭問道:“這麼說來,那黑衣男子就是鼉龍。”敖蘇點頭道:“是的。”陳華問道:“可後來,姑娘突然失蹤了,又去了何處?”敖蘇道:“後來,我被洞庭湖龍王敖蒙救走,他把我送回了東海龍宮。”若蘭接過孩子說道:“蘇小姐,你放心,我一定幫你把孩子撫養長大成人。”敖蘇跪下,謝道:“多謝若蘭的大恩大德。”若蘭問道:“蘇小姐,日後將有什麼打算。”敖蘇道:“我將與公子去一個誰也找不我們的地方。”說完敖蘇起身,將要離去。忽然嬰兒啼哭,敖蘇實在是不忍,回頭望去,跪下磕了三下頭,一躍而去,化作龍身而離去。若蘭抱著孩子目送敖蘇公主,陳華攙扶著若蘭站立涇水河邊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