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的聲音越來越弱,眼神逐漸失去了光澤,身體緩緩倒下,鮮血在地板上蔓延開來。
扶蘇冷漠地看著趙高倒地,心中毫無憐憫之意。
“你假傳聖旨讓我自殺,此乃大逆不道之罪。今日,我便是替天行道。”扶蘇高聲說道,他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之上,充滿了威嚴。
眾大臣麵麵相覷,心中暗自慶幸。他們原本以為扶蘇隻是一個軟弱無能的公子,卻沒想到他竟有如此果敢決斷的一麵。
此刻,他們望向扶蘇的眼神中充滿了敬佩之情。
這位長公子扶蘇展現出的智慧和勇氣令人折服,他不僅成功化解了危機,還揭露了趙高的陰謀。
扶蘇轉過身來,麵對著眾人,他的目光堅定而有力。
他深吸一口氣,然後挺直了身子,對著秦始皇說道:“父皇,兒臣要向您稟報一件重要的事情。
趙高聯合李斯、胡亥,假傳聖旨,企圖謀害兒臣性命!”
說完這句話後,扶蘇將手伸到懷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份聖旨。
這份聖旨看起來與普通的聖旨並無不同,但實際上卻是扶蘇從係統那裏用積分換來的。
這份聖旨是扶蘇用來揭露趙高陰謀的關鍵證據,它將證明趙高等人的罪行。
扶蘇的舉動震驚了整個大殿,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手中的那份聖旨上。
這份聖旨不僅是揭露趙高陰謀的關鍵,更是扶蘇智慧和勇氣的象征。
秦始皇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既有對扶蘇的讚賞,也有對趙高等人的憤怒。
李廝趕緊跪下:“臣冤枉,臣沒有參與,請陛下明察。還臣清白。”
扶蘇緩緩展開聖旨,他的聲音清晰而堅定:“父皇,這是趙高與李斯、胡亥密謀的證據,他們傳的聖旨。兒臣不信,父皇會殺兒臣。”
秦始皇聽後,臉色陰沉如水,他站起身來,目光如刀一般掃過趙高的屍體,然後轉向扶蘇:“扶蘇,你做得很好。你的勇氣和智慧,不愧是我秦始皇的兒子。趙高已死,李斯你說你冤枉。胡亥,傳胡亥過來。
你們竟然敢背叛朕,假傳聖旨,罪該萬死!李廝你自看這份聖旨。”
秦皇說罷把聖旨丟給李廝。
李廝一看傻眼了,在心裏想到我沒參與,自己是有心支持胡亥,那時候不是因為扶蘇太軟弱了。
李廝:“臣是冤枉的,請陛下明察。”他的臉上寫滿了委屈和冤枉。
秦始皇:“丞相(王綰)你怎看?”秦始皇表情嚴肅,目光銳利,緊緊盯著丞相王綰,等待著他的回答。
王綰:“回陛下,趙高已死,我相信扶蘇公子,所言非虛。具體的還調查取證。
秦始皇冷笑一聲,不置可否。他轉頭對扶蘇說:“扶蘇,你認為此事該如何處理?”
扶蘇沉思片刻,然後答道:“父皇,兒臣認為此事牽扯重大,應當徹底調查,以正視聽。同時,為了穩定朝局,避免不必要的動蕩,對於李斯的處置,兒臣建議暫時保留他的廷尉之職,讓他在家待調查結果出爐後再做決定。”
秦始皇點了點頭,對扶蘇的建議表示讚同。他轉向王綰,下令道:“丞相,此事就交由你來調查,務必查個水落石出。李斯暫時保留丞相之位,但不得離開鹹陽,聽候調查。”
王綰領命,而李斯則鬆了一口氣,但同時心中也充滿了憂慮。
他知道,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能否洗清嫌疑,全看調查的結果。
秦始皇最後轉向扶蘇,語重心長地說:“扶蘇,你今日的表現,讓朕看到了你的成長。
未來,你將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記住,治理國家,不僅要靠智慧和勇氣,更要靠仁心和民心。”
扶蘇恭敬地回應:“兒臣銘記父皇教誨,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父皇所托。”
秦始皇點了點頭,對扶蘇的建議表示讚同。
他轉向王綰,下令道:“丞相,此事就交由你來調查,務必查個水落石出。李斯暫時保留丞相之位,但不得離開鹹陽,聽候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