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讓商人登台(2 / 2)

能在正常情況下爬進內閣的官員已是四十歲左右,幹滿五界是六十五歲,也該退休養老了。

在的暗中授意下,新一期的公職人員中最先晉升的大多是家境富裕的商人子弟,一方麵是把商人鞏固在身邊,另一方麵則是促進商人集團的壯大。

當這個國家完全以商業主導前進方向後,不論數百年後是悍勇好鬥還是利益至上,對民族而言都是利大於弊的好事。

國家衰落了,商人們願意嗎?不,他們會第一批跳出來抗議,想法設法讓國家強大到可以保護他們的利益不受外邦侵害。

經濟放緩了,商人們也會第一時間敏銳地察覺到,進而要求國家朝廷做出改革或者開發新的商業發展渠道。

商人就好比雷達一般,指引國家的車輪往哪個方向開動,遇到攔路石他們會自發奮勇地搬開它。有賊人搶劫,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捍衛財產,跟賊子拚命。

組建朝廷,改革朝廷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讓商人掌權。

這非一日而就的事情,隻得從他們一代代子孫身上入手,讓他們以合法的正常的渠道慢慢地接管這個國家。同時,用法律和道德來約束商業行為,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把一些因為商業發展而扭曲社會的毒瘤給扼殺在萌芽狀。

事實上,為此做了大量努力,一麵給商人各種政策,一麵製定律法和道德規範來約束他們,隻是希望中華國的商人們在走出去後能以一個文明的形象在世界大舞台上表演。

就比如奴役法的出台,在現階段下對商人們是有巨大的推動力,但當大航海時代到來,奴隸法就是束縛商人的武器。至少,中華國開啟的大航海時代不能太過於非人道和血腥。

這便是張某人以個人意誌主導朝廷對商人們設下的一道枷鎖,這道枷鎖能不能鎖住商人們還很難說,但最起碼能把奴隸血腥味減淡,不至於讓道德底線太過敗壞。

現在中華國的船隊沿海航行,最遠已是能開到僧伽羅王國斯裏蘭卡了,那就意味著隻要沿途有補給站點,繞過非洲好望角開到歐洲完全不成問題。

這時代的蘇伊士運河並沒有疏通,所以是沒有辦法從阿拉伯海直接進入地中海抵達歐洲的,必須要走非洲航線。隻要慢慢地把補給點一站一站地修過去,開通一條航線也就是五六年的事情。

那麼,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就成了繼僧伽羅王國後又一個必須拿下的戰略補給點了,這個海島是中華國開展非洲的前沿。

非洲的黃金、寶石,豐富的優質煤炭、以及強壯的黑人勞動力是中華國塑造世界貨幣,在國內開展大型基建工程必不可少的貨物。是的,是貨物。

疏通黃河、長江,造橋鋪路地建設國道、省道,炸山挖礦,開發西伯利亞,修築大東亞防線哪一樣都是需要幾十上百萬人投入的大工程。光靠中華國現階段的人口基礎,勞動力很難,財政更難。

而使用管飽不管死的奴隸,就成了必要的手段。

為了有效遏製黑人混血流入中原,也是當初成立錦衣衛的目的之一,這一代,甚至是以後數代子孫注定要背負滔天血債。

一想到整個大東亞防線和疏通黃河、長江的巨大工程,張某人就腦袋疼,更別提貫通中華國東西南北的國道和省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