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2 / 2)

一旦中華國外交機構和商站遭受“非人道”襲擊,中華國有權利實施任何途徑的懲罰措施,必要時會輔以軍事戰爭。

為了加深這些使節們的印象,特意讓近衛師團進行了一次演武校閱,用火槍和火炮、整齊的方陣、強大的騎軍告訴他們: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同時,他也表態,在五年內會開通中原到西域各國的海路通商。屆時,大家就可以坐船來做買賣了,而不必忍受在沙漠中長途跋涉的艱苦了。

事實上,絲綢之路經過數百年的建設,沙漠環境已是被商人和當地百姓們摸索出一條可行道路。什麼時候躲避沙塵龍卷風氣候,如何避暑,如何在沙漠中趕路都有成熟的辦法。

隻是從中原到大食國,相距數萬裏路,正常情況下得一年半才能打個來回。非得貴族商人,才有足夠的資本進行貿易。

一旦海路開通,那麼中小商人都有了前往中原大國進行貿易的渠道,可以想象,到時候會是如何的商業繁榮。

中華國目前的船隊最遠航行已是到達了天竺國孟加拉灣一帶,在僧伽羅王國斯裏蘭卡已是建立了外交機構和商站。

由於僧伽羅王國和泰米爾王國印度南部的一個王朝常年戰爭,給了中華國一個合理介入的理由,雖然目前還沒有軍事介入,但商務總署已是跟僧伽羅王國進行軍械貿易了。主要是賣一些皮甲,輕甲、矛槍、弓弩、刀劍給他們。

毫不掩飾自己的野望,著令商務總署和朝公署在年後跟僧伽羅王國談判,想要中華國的軍械,那必須割讓一部分土地,並且簽署正當的契書。

事實上,僧伽羅王國不是後世的斯裏蘭卡,這年代並沒有把這個印度南部隔開一道保克海峽的大島全部占領。麵對印度洋的島嶼南麵,依然是廖無人煙的蠻荒山林。

整個島嶼上的人口不到一百萬人。自東晉年間的高僧法顯到達獅子國後,這個島嶼上即便換了王朝,卻也是進貢中原王朝的藩國之一。

的野望很隻需要保克海峽以南,僧伽羅王國和泰米爾王國隔海相望甚至經常爆發衝突的賈夫納半島就行。這個半島曾經是泰米爾王國的都城,其地人口以泰米爾人為主,約莫十萬人居住,是僧伽羅王國領地內的一顆釘子。

如果僧伽羅王國願意,中華國是很有興趣幫他們拔掉這顆釘子的,隻需要派遣最多兩千人的火器軍就可以占領這個半島,利用其地的泰米爾人勞動力快速搭建起一座幾百年內都不會受到威脅的沿海城池,為後麵海上貿易當一個重要的中轉補給點。

要知道,經過這個半島後,隻有五千多裏路的航程就可以進入阿拉伯海的沿海大陸,不論是向西進軍這個時代的蠻荒非洲,還是跟大食國通商,抑或是介入中亞、西亞的局麵都是輕而易舉的。

在僧伽羅王國有了駐軍,便可以隨時監視中亞、西亞和歐洲大陸的國力發展,必要時可以介入軍事力量進行局勢調整,哪邊強便打哪邊,和平時期就賣軍械和進行貿易通商。

光是想想,就令人爽呆了。

甚至野望地想把整個僧伽羅王國吞下肚子,把這個大島變成商業和軍事前沿,修築沿海城池和炮台,在飛機導彈沒有出現之前,誰能攻打下來?

一百多萬人口的僧伽羅人異教徒而已,國內正缺勞動力擴寬河道呢。再者,在這個文明尚未開花的時代,屠了他們又如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