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軍的建設工作刻不容緩,裝備倒是很好解決。
兵員從裁撤下來的盾槍兵和戰車兵會騎術裏麵挑選,用輕甲防流矢即可,配上軍用背包和火槍經過集訓和急訓,一年時間足夠騎軍成型。
至於盾槍兵和戰車兵換裝下來的重甲,當然不能浪費掉,可以賣掉一部分給西域商人,也可以組建出一支三千人規模的重裝騎兵旅用來對付金國的騎軍。
中華國不差錢,西夏國滿打滿算數千個鐵鷂子算個啥,隻是現在有了戰馬後就懶得建設這個兵種了。對付大規模騎軍衝鋒還有點效果,但是碰到成規模裝備了火器的輕騎軍,很容易被包抄和分散擊破。
當然,火槍騎兵並不是萬能的,尤其是不能跟敵方騎軍衝鋒,隻能迂回包抄地分散開來擊破敵人,比較適合萬人騎軍規模以下的戰鬥。
說到底,在化學火藥沒有研發出來之前,燧發槍還不能做到完全碾壓冷兵器兵種,尤其是騎兵速度快,能輕易地縮短進攻路程所花費的時間。
說到化學火藥,就鬱悶不已,從硝化棉出現至今有兩年半時間了,研究所一直沒找到可以穩定溶解在乙醚中的硝化棉的物質,始終阻在這個關口不得寸進,實驗材料都試了好幾百種了。
關於軍隊的軍械研發一直是內閣大臣們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自去年起至今,也就把實心鐵彈改為空心鐵彈這一個研發進步空心彈可以增加炮彈擊發後的彈躍次數,有效增加對敵人有生兵力的殺傷力,但攻城效果不佳。
空心彈還可以減少鐵料消耗。
目前最新製造的炮彈物資都是以空心彈為主,因為金國沒有本錢製造大規模的防禦工事,海路又被封鎖,那幾艘躲在內河裏的炮艦材質為木料,用空心彈就足夠對付了。
關於火炮的研發雖然沒有技術進步,卻通過實戰積累了大量的改革經驗,尤其是針對前線將領反饋上來的意見,軍部將火炮口徑進行了統一改製。
大體上分為陸戰炮和海軍艦炮兩種。
陸戰炮分為攻城炮和野戰炮兩種,攻城炮為長管炮,野戰炮基本上是短管炮一兩匹馬拉著就跑。
陸戰炮分為10、125、15、20、225、275、30、35、375、4065的十八種口徑大小。
野戰炮口徑普遍在325型以下,屬於短管係列,有效射程為400到650米不等,空心彈最大射程2500米以上,使用空心彈、鏈彈葡萄彈、開花彈、**燒紅的鉛彈為主。
並不是說短管炮不能用於攻城,由於其便捷性,經常用於對付防禦不那麼強的敵方工事城牆。
而攻城炮則是在野戰炮基礎上加長,倍徑達到25到45炮口直徑和炮身比,有效射程普遍在700到900米,空心彈最大射程能達到4000米的恐怖距離居高仰射,以射擊實心彈、鏈彈、**和空心彈為主。
而海軍艦炮普遍為長管火炮,口徑為20以上,空心彈有效射程都在700米以上,考慮到水上射擊因素,一般是300米交戰距離射擊實心彈為最佳。
當然,把攻城炮當野戰炮用也不是不可以,而且很常見,所以這批攻城野戰炮又有個新名字叫“長管加力炮”,簡稱加力炮。
一般情況下,隻有在對付躲進防禦工事中的敵人才會使用加力炮射擊實心彈,對付衝鋒的敵人兵陣,空心彈、鏈彈、開花彈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