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2 / 2)

兩口子吃完便往杭州城內去逛,期間又吃了點兒炸餃和路邊點心,才心滿意足地偎依著打道回宮。

鑒於東西打包帶回去二次加熱後會走味,因此今兒也沒買多的。

回到宮裏,便跟往常一樣在禦書房裏處理文華殿送來的要緊的奏章,讓他欣慰的是秦檜在去了成都府路後終於有消息傳了回來。

雖然還沒有招降成功,但卻幫著秦宰很是打通了一批南宋將領的門路,不少將領和大臣動搖不定,雙方在進行更深入的溝通。

對於南宋的趙家皇室,給出子爵爵位和保正財政、性命安全的條件已經不錯了,當年趙匡胤不就是這般安撫後周世宗嫡派子孫柴家的麼。

奏章很長,洋洋灑灑近兩千字,細致講述了南宋小朝廷的現狀以及和談成功的麻煩。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安置南宋小朝廷的文武大臣。

在大勢所趨的情況下,所有人都知道若是以武力抗爭,鬧個頭破血流對大家都沒什麼好處。中華帝國要死數千甚至上萬的士兵,而南宋小朝廷上下都要血流成河。

那些文武大臣既害怕死抗下去性命不保,又擔心投誠後會失去榮華富貴,至少他們眼下,還有著位高權重的待遇。

自然不會給與降臣原先的待遇,就算他同意,內閣也不會認同的。

奏章雖是秦宰簽署,但其中無處不透著秦檜的思路,建議朝廷“先禮後兵”,詐降後再以手段斬草除根,非常合乎當下的情況。

不過手段實在是有些毒辣。

從這一道奏章中,他似乎看到了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慘景。

思之又思,想之又想,始終下不定決心簽署。他知道玉璽一旦按下去,結果就是幾十個家庭要家破人亡。

但是,就從南宋那些不識抬舉的文武大臣的醜陋嘴臉看去,這些人真是死有餘辜之輩。

把奏章的後半段再細細看一遍,提筆在其上批下一小段話,修修改改地把這殺戮範圍盡量控製在小圈子裏。

“把首相和國防大臣喚來。”

“是,皇上。”劉燈忙於傳達旨意。

不到一刻鍾,吳用和陳良就快步敢來,進入了禦書房。劉燈以及一眾侍女內監都被退了出去,隻留下記書內監,國家最舉足輕重的三人進行了長達半個時辰的密談。

密談後,首相吳用和陳良提著公文包踱步出門,臉色肅穆的嚇人。

在文華殿和朝英殿分道的道口,陳良忽而歎聲道:“皇上還是心太軟了。”

“是啊。有些事陛下不願去做,咱們當臣子的乃是為陛下分憂,卻必須要做。”

陳良沉默少許,問道:“萬一陛下怪罪下來?”

“能保則保,保不住則留他一命,日後再作安排。陳大臣意下如何?”吳用微微一笑:“這事隻能,也隻有你軍部出麵了。”

陳良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隨即轉身離去,目之所及,血色彌漫。

上一章是473,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