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毫米榴彈炮!”孟享一下子就注意到了這個。
他曾經看到過一份對比記錄,普通的155口徑的火炮在11公裏的射擊公算誤差是38米,而英國M1的隻有15米,16公裏的也不過才17米。同樣的,155毫米榴彈炮炮彈的殺傷半徑為35米左右,而M1的203毫米的卻達到了47米左右。
雖然孟享已經記不清楚這些詳細數據了,但他卻記得有個總計,綜合看來,一門203火炮炮彈可頂上兩門155火炮的炮彈。
於是,經過了一番的搜索後,孟享查詢到了兩款有些印象的203毫米榴彈炮。
英國的M1炮的前身和蘇聯的1931式,都是經典。
但介於M1炮的前身有兩款一戰款式的火炮,便宜實惠,所以孟享對比了一陣後,還是放棄了性能更好的1931式。
“製造Model1918式203毫米榴彈炮!”孟享立即給戰車工廠下達了造這種火炮的命令,反正都是行動緩慢的,價格也差不了很多的,性能又有所提高,為何不用?
……
一時之間,第十師團的幾個炮兵聯隊都拉了過來。在不長的一段河岸線上來開了架勢開始對轟。
鈴木前衛抱著受傷的右臂,大聲的喊著,指揮著他隻剩下了九門的120毫米榴彈炮在朝著對麵射擊。而對岸105毫米火炮炮彈也在不停的向著這邊傾瀉。
冬天的夜晚格外的長,在天邊的浮現出一絲亮色前,天空中隻剩下了一道道的劃破夜空的炮彈略有些彎曲的痕跡。
“這還真的沒我們的事情了!”胡鳴鶴叼著一根紙煙,斜靠在一個彈藥箱上,嘴上還不停的嘀咕。
黃華民沒說話,隻是不斷的舉著望遠鏡在望著對岸。
河對麵也看不見了之前還在衝鋒的日本士兵,黃河兩岸隻剩下了火炮在轟鳴。70毫米以下的火炮直接沒了發言的機會,這個戰場上的主角是150毫米口徑火炮的怒吼。
“咱們這邊的炮怎麼越打越多了?”胡鳴鶴抽完了一支煙,把那個煙頭屁股直接碾在了側壁的泥土裏,深吸了一口氣後自語道,“一開始還隻有十門在打,後來竟然又多了六門。咱們師座還藏著私貨啊!”
他看了看黃華民,而黃華民依舊在望著對岸。他雖然不言,但腦海中卻不由的想起了那個神秘的龍騰組織。
“他們很強!”
“打得真他娘的痛快!”顧民輝一怕大腿歪倒在了簡易戰壕中,但被燙傷的手掌卻鑽心的疼。長時間的搬運炮彈也讓他累得直不起腰來,看了看旁邊依舊不斷搬運的牛二百,他不由喊道:“這真他娘的痛快,老子打了十年的炮了,還沒有這一晚上打得多。”
“快起來,再給小鬼子一點厲害!”鄧大眼逐個的提醒著各個炮位的士兵。由於炮兵體力之前消耗過大,搬運炮彈的活都有閑著沒事調集過來的步兵代替了。照這樣下去,一時半會兒的,絕對沒有人再過河。日本工兵架設的三座已經鋪設了一半的浮橋,早已經炸得沒影了。
鄧大眼剛剛從那門最大的150口徑的火炮的跑位上下來,以前在中央軍訓練的時候,他摸過這種口徑炮,但卻沒有實彈射擊過,今天一連十幾發炮彈,震得他現在都頭重腳輕的。耳朵更是什麼也聽不到,連嗡嗡的聲音也沒有了。
三輛卡車行駛了過來,這種帶有閃電標誌的德國貨,很皮實,運貨也行,拉炮更是沒問題,一點半點的小坡不用人推,一口氣就能衝上去。因為重炮陣地靠後,汽車可以直接開過來,也不用太過擔心鬼子的炮擊。
“卸貨!”汽車司機隻是冷冰冰的喊一聲,周圍的士兵就跑了過來。
“又拉來炮了,正好這門炮管有些不行了,換這邊!”顧民輝不顧被燙傷的手掌疼痛,一把就抓住了蓋在大炮上的帆布,“這個放我們那邊!”
“我們那邊還缺一門,放我們那邊。”旁邊炮位上的章明鬥一把也拉住了帆布,“這個應該放我們那邊。”
兩個人一爭一扯間,帆布拉開了一半,炮口露了出來。
眾人齊聲吸氣,看熱鬧的鄧大眼不由喊道:“我滴娘啊!這個炮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