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著手寫這部人物傳記的時候,麵對瞬息萬變的生活,時常覺得為一位時值盛年、事業如日中天的作家立傳就好比是拚命地去追趕一場龍卷風。她鮮活的生命還在人生的激流中跌宕起伏,充滿變幻的色彩,於是對她本人及其作品的種種言論和評價,或客觀而公正,抑或僅是一時毫無價值的流言蜚語。在通俗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人們莫不加倍小心地保護自己的私密空間。因此,在一係列混淆視聽的錯誤信息中試圖去陳述一段真實的故事似乎是毫無可能的。然而,這本傳記的每一位讀者應該知道,作者為了確保它的真實性還是付出了很大的艱辛和努力。
由於至今仍沒有一部完整的J.K.羅琳傳記問世,因此,麵對一般的及知識階層的讀者,如何搜集並整理她生活中方方麵麵的信息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艱難。對此,我采取了拉網式的工作方式———搜集任何一本關於J.K.羅琳業已出版的傳記作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觀看她的每一次電視采訪、傾聽電台采訪錄音並仔細閱讀采訪手稿,甚至“潛伏”在陷阱密布、危機四伏的網絡海洋裏以期能釣到“幾條大魚”。但是,隻要有可能,我都會盡可能地借助J.K.羅琳本人的記述素材。隻是,令我驚訝的是她自己偶爾也會莫衷一是、自相矛盾。譬如,在一次采訪中,她坦言自己對奇幻小說毫無興趣,可在其他場合,她又說自己曾閱讀過大批這類作品,甚至將伊麗莎白·顧姬的小說《小白馬》列為孩童時代最鍾愛的讀物之一。的確,作為一名傳記作家,無論是麵對未來感興趣的一般讀者還是會在課堂上對這本書的內容加以應用的老師、學生,一碰到這樣的細節我總會心煩意亂,不知該如何處理。我真心希望自己為確保傳記內容的真實性所付出的種種努力能曆經考驗,獲得認可。
我非常感謝希恩·史密斯先生對這本書稿的幫助。當初,我剛答應為格林伍德出版社策劃的作家係列中的J.K.羅琳著書立傳,一時苦於沒有寫作思路,恰在此時我有幸讀到了他的《J.K.羅琳:一部傳記》。盡管書中內容確有不實之處,甚至遭到羅琳本人的批駁,但是,不得不承認,在所有我讀過的J.K.羅琳傳中,他的這部作品是到目前為止最為詳實、客觀、精準的。本書中提及的相當一部分內容都應歸功於史密斯先生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以詳實的資料糾正了人們原本接受的一些錯誤信息,譬如,用羅琳出生證明的複印件表明她真正的出生地與其所說的並非一處;同時,他廣泛接觸羅琳的家人和朋友,盡管他們並不是讀者眼中的“女主角”。事實上,任何一部書稿都難免有它的瑕疵和紕漏,我真心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評與指正,為以後的再版提供幫助。盡管J.K.羅琳是一名當紅作家,但畢竟是初出茅廬,人們對她生活的了解還是片麵、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