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潘普洛納
1976
如果計劃出問題,我們都會喪命。他最後在腦子裏重溫了一遍,多方設想,不斷揣摸,看有沒有漏洞。找不出來。計劃十分大膽,要求步步小心,一分一秒都得卡準。如果成功,肯定是驚人之舉,自己也配得上“軍師”的稱號。如果失敗……
嗯,擔憂的時刻已經過去了,海梅·米羅豁達地想,現在是行動的時候了。
海梅·米羅是位傳奇人物,是巴斯克人民的英雄,同時又是西班牙政府的災星。他身髙六英尺,肌肉發達,有著一張智慧、剛毅的臉和兩隻沉思的黑眼睛。見過他的人總把他描述得比他實際要高,比他實際要黑,也比他實際要凶。他是一個複雜的人,既是一位現實主義者,深知自己麵臨著重重困難,又是一位時刻準備為自己的信仰獻身的浪漫主義者。
潘普洛納成了一座瘋狂的城。時值一年一度的聖費爾明節①,從7月7日到7月14日舉行慶祝,今天到了鬥牛的最後一個上午。三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擁進了這個城市。有些人來這裏僅僅是為了觀看驚險的鬥牛場麵;有些人則是要參加鬥牛,在那些橫衝直撞的野獸前麵狂奔,以證明自己的男子氣概。所有旅館的房間早就被訂光了,從納瓦拉省來的大學生就睡在門廳、銀行大廳、車上或廣場上,甚至就睡在街頭和人行道上。
①聖費爾明節是屬於西班牙納瓦拉省首府潘普洛納市的一項傳統慶祝活動。最初為宗教節日,紀念城市的保護者聖費爾明。現在的慶祝活動主要包括奔牛、鬥牛、“大頭人”和“巨人”遊行等。
遊客塞滿了咖啡館和飯店,觀看喧囂熙攘、五彩繽紛的紙製巨人①遊行,傾聽行進中的樂隊的演奏。參加遊行的人穿著紫色鬥篷,戴著綠色、紅色或金色的兜帽。他們一隊隊從街上走過,就像是一道道彩虹。爆竹繞著有軌電車的撐杆和電線劈啪作響,更增加了喧鬧和混亂的氣氛。
①原文為西班牙語。
人群是來觀看晚上的鬥牛的,但最壯觀的是清晨的奔牛——而這些牛正是當天晚上要參加鬥牛比賽的那幾頭。
昨天晚上,午夜前十分鍾,在城中心漆黑的街道上,牛被從欄裏趕了出來,奔跑過河上的大橋,趕進了聖多明各街盡頭的牛欄裏,在那兒關一晚上。今天早上,牛被放出來,沿著狹窄的聖多明各街奔跑,各個街角都圍有把它們圈住的圍欄。到街盡頭時,它們就跑進海明威廣場上的牛欄,被圈在那裏,等著下午鬥牛。
從午夜到早上6點,遊客們都興奮得沒法睡覺,他們飲酒,唱歌,盡情交歡。那些要參加奔牛的人在自己的脖子上圍上聖費爾明紅絲巾。
清晨5點45分,樂隊開始穿街走巷,奏起納瓦拉激動人心的樂曲。7點整,一支信號火箭飛到空中,告訴人們牛欄的門已經打開了。人們充滿了狂熱的期待。過了一會兒,第二支信號火箭飛起,告誡全城人:牛在跑了。
接下來的場麵是讓人無法忘記的。最先傳來的是聲音,起初像是微微的風聲,很遠很遠,幾乎聽不到;接著聲音越來越大,牛蹄聲響若驚雷。說時遲,那時快,六頭閹牛和六頭健壯的公牛從天而降,每頭重達1500磅。它們像殺氣騰騰的快車,沿聖多明各街直奔而來。在交叉路口的圍欄裏藏著幾百個急切而又緊張的年輕人,他們要麵對這些發瘋的野獸證明自己的勇敢。
牛群從街的那頭急馳而來,經過埃斯特拉菲達大街和德哈維爾大街,經過成衣店①和水果市場,奔向海明威廣場,瘋狂的人們一直高叫著“加油②。牛衝近了,人們亂成一團,躲開那鋒利的角和致命的蹄。突然意識到死亡在接近,這使得一些參加者奔向安全門道和太平梯。大家髙呼“膽小鬼!③”嘲笑這些人。有幾個人恰好跌倒在牛前進的路上,有人趕緊把他們拉到安全的地方。
①原文為西班牙語。
②原文為西班牙語。
③原文為西班牙語,並用英語解釋。
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祖父站在木欄後麵,壯觀的場麵就發生在離他們幾英尺遠的地方,他倆都興奮得屏住了呼吸。
“看啊!”老人叫著,“太棒啦!①”
①原文為西班牙語。
小男孩打著顫。“我怕。…①”
①原文用西班牙語和英語各說了一遍。
老人用一隻胳膊摟著孩子。“是的,馬諾洛,是令人害怕,但也真是棒極了。我曾經跟牛一起奔跑過,任何事情都無法與之媲美。你在死亡麵前考驗自己呢,那使你覺得自己像個男子漢。”
一般說來,牛群沿聖多明各大街飛馳900碼到鬥牛場,需要兩分鍾。牛安全進欄後,第三支信號火箭飛起。但今天沒有發第三支信號火箭,因為發生了一件事——潘普洛納400年奔牛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