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聲和嗩呐聲一連半個多月都沒斷過,空氣裏總彌漫著濃鬱的煙硝味,白水村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從來沒有這麼密集的辦過喜事。
無論紅蓋頭下的新娘什麼心情什麼表情,新郎們的嘴卻都差點兒咧到後腦勺了,歡喜傻了。
也是,白水村這個十裏八村有名的光棍村,一夕之間處理掉了老弱病殘癡傻的光棍好幾十條,簡直可以說得上是家家祖墳上冒了青煙了。
要不怎麼說皇恩浩蕩呢,白水村的脫單大業還真的要歸功於朝廷。
這是大順朝,開國還不到一年。舊朝腐敗橫征暴斂,當然就有有識之士高舉替天行道的大旗,各地烽煙四起,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造反頭頭們絞盡腦汁的打了十年,總算把舊朝掀翻了。現在的國姓改成了“溫”,皇帝竟然是個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小造反頭頭。
打仗是男人們的事情,十年的仗打下來,十室九空,男人們成了稀缺貨。
皇帝應該是個講理的,所以,一上台就頒布了不少的利國利民的法令,其中對穀家影響最深刻的有兩條,第一條是“部分士兵複原生產,免除若幹徭役”;
所以,被征兵征走的穀家大哥穀豐年被放了回來,雖然瘸了一條腿,但是好歹還有命在,穀家人已經很滿足了。
還有一條是,“凡女子十五歲以上至三十未嫁者,稅五算。”
人頭稅規定,凡15歲以上,56歲以下,不論男女,每年都向朝廷繳納人頭稅,每人每年稅金120錢。朝廷為了刺激經濟複蘇,雖然減了人頭稅,每人“十五稅一”,但是,女子單身稅不免反增,五算,那就是600錢。
朝廷為了刺激人口增長大筆一揮,但是這筆天價稅費,就是把這些窮人扒皮抽筋熬了燈油都湊不出來。
全國的窮老百姓掀起一股嫁女浪潮。
穀家正好也有一個女兒,今年也十五。
同外麵喜慶熱鬧相比,穀家可真算得上愁雲慘淡。
茅屋的土炕上正躺著一個女孩兒,女孩臉色蒼白,巴掌大的小臉顯得一雙眼睛大了幾分。
這正是穀家幺女穀雨。穀雨前兩天“不慎”跌入河中,幸好被人救起來,昏迷了兩天剛剛醒過來。
土炕邊上坐著穀家老漢穀大山,地上挨個蹲著兩個青年,大哥穀豐年和老三穀豐收。穀家二哥也去當兵了,還沒回來,如今生死不明。
穀家女人死了十年了,如今穀家五口,一個老鰥夫,三個光棍,再有就是穀雨一個名聲有礙的“大齡剩女”。
穀雨其實長得不差,甚至可以說很是漂亮,但是,在這個女人當男人使的勞動力年代,穀雨的身材的確太過纖弱,被一幹樸實的婆婆們不出意外的嫌棄了。
其實穀雨本來有個青梅竹馬的,但是她的竹馬也拗不過家人“女人就應該吃苦耐勞”的傳統觀念,忍痛割愛了穀雨這個“嬌生慣養、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屁股小生不出兒子”的青梅。
穀雨心有不忿,曾經傻乎乎的還去找過她的竹馬路大年,不想被路家婆婆看見。路家婆子硬是說她勾引路家好兒子,為了絕了自家兒子的念頭,甚至把這事宣揚了附近好幾個村子,鬧得穀雨名聲大臭。
穀雨是一家中的老小,上麵還都是哥哥,從來都是家裏人手心裏的寶貝,性情也單純善良,此番不但沒了婚事再也嫁不出去,還連累了家中兄長錯失娶妻良機,一個想不開就尋了死路。
病床上的穀雨看著屋裏三個頹喪歎氣的男人,心中不由無奈一歎,長出了一口氣為自己壓了壓驚。
你說這都是什麼事兒,她好好的一個現代人到了這麼個窮地方,換了一個這麼嬌弱的身體不說,還得了這麼一份兒悲慘的命運,發愁的應該是她才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