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牢中見完夏原吉的三天後,寶兒和孩子們終於也到了京城。陳於多日未見寶兒,自是膩歪地不行,宣郎安郎還有薇兒也是很想念自家爹,一直纏著陳於說話,而寶兒看著相公有些削瘦的臉,頓時眼淚便流了下來,收拾完東西,安排好事情以後,便親自下廚,為陳於燉了補湯喝。陳於自然是樂嗬嗬地喝了下去,感覺這世界上沒有什麼飯能比寶兒燒得好吃。
跟著寶兒進京的還有囡囡母子,楊泰的妹妹楊慕和魏康的娘子孩子。眾人剛到了陳府,楊泰便來接走了自家娘子妹妹,而魏康的娘子上官氏,也和魏康去了剛剛置下的魏宅。把三個孩子安排好,陳於便陪著寶兒參觀起了新買的陳府,這新買的陳宅是個五進五出的大宅子,而且比較新,價錢雖然貴些,但是離戶部衙門近,而且住得也舒服些。這宅子同樣也有一個後花園,寶兒很是喜歡。逛完了整個宅子,夫妻兩個就又躲進了屋裏,說起了悄悄話。
這次進京的隊伍裏麵,是沒有陳於的娘劉氏還有陳建昌一家的,這其實也是陳於的意思,陳家在南京的生意剛剛才過了第五個年頭,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是那麼容易撤出來的,加上南京雖然變成了陪都,可是市場還在,生意完全不受影響。而且如今陳於已經到了整個大明的權力中心,就要更加小心一些。所以首先,生意絕對不能開到北京,其次,陳於想著找一處能夠遠離朝堂,日後悠閑過著種田生活的地方。而在去年,陳於剛在杭州買下了一處茶園,這杭州真是個不錯的地方,所以陳於也在給陳建昌的信裏說明,穩住南京的同時,要向杭州延伸。
寶兒和陳於說著話,便自然而然地提到了夏府的事情。寶兒未啟程前,也隻是聽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消息,有些更是不能當真。這回細細聽了陳於所說,才知道夏府現今的真實情況,心中也很是可憐唐氏母子兩個,寶兒說著說著便說到想把唐氏和小夏瑄接進自己家以便照應。陳於也沒想到寶兒居然和自己想到了一塊兒,兩個人真的是不謀而合,所以寶兒決定,還是速戰速決,明天就去一趟夏府。
第二天,寶兒帶著宣郎安郎還有小薇兒去了夏府,幾個孩子將近一年沒有見麵了,所以經過必不可少的打招呼以後,四個孩子便跑了出去。唐氏見著寶兒來了,自然很是高興,自打自家相公出事以後,來府上的都是搗亂的,曾經的那些手帕交,也開始或遠離或落井下石,像是寶兒這樣的能夠平常待自己的人實在是少。
寶兒剛開始也隻是和唐氏說一些家常事,尤其是孩子的事情,可以讓唐氏暫時忘卻那些不如意。後來,寶兒看著說得也差不多了,便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唐氏這次倒是沒有直接拒絕,而是細細想了想,又看著小夏瑄和薇兒他們在一起開心的樣子,看著如今冷清的夏府,最終下定決心答應了寶兒。
唐氏答應了下來,寶兒便覺得事不宜遲,幫助唐氏收拾了一下本就不多的東西,帶著小夏瑄還有白老仆等人直接回了陳府。這一舉動還是引起了朝中的熱議,多數人覺得陳於實在是膽子太大,更是有些小人覺得抓住了機會,直接上了折子,準備參倒陳於,可奇怪的是,折子如石沉大海,再也沒有了消息。漸漸地,眾官員才發覺,是因為太子保著夏原吉,所以陳於才會如此。
而另外一邊,住進陳府的唐氏,受到了全府上下的尊重,陳於還專門派了仆人來照顧母子兩個,寶兒天天都會來找唐氏說話,而小夏瑄,更是有了小夥伴一起玩,開心得不得了。唐氏對於陳於的幫助很是感激,時時向小夏瑄說著不要忘記陳哥哥恩情的話,小夏瑄也是放在了心裏。唐氏在陳府住著,少了很多顧慮,倒是舒心了很多。
**********************************
戶部的事情雖然有序了起來,但是陳於依舊很忙,隻要有了空閑時間,便是在家裏好好待著,馬歡也會時不時地登門拜訪。馬歡聽說陳於到了北京以後,自然是開心的不得了,因為陳於剛來那陣子忙,沒來得及告訴馬歡來了京城,還受了馬歡的不少埋怨,不過兩個人喝起酒倒是把這些都拋在了腦後。
臘月二十八那天,劉昌熙也來了北京,隻不過這次,劉昌熙恢複了錦衣衛的身份。因為劉昌熙的師傅劉恪最近幾年身子越發不好,就想著趕緊把徒弟弄到身邊,日後也好接自己的班,劉昌熙就這麼公開了自己的錦衣衛身份,帶著妻女來了北京。
劉昌熙到了京城,先是置辦了自己的宅邸,而劉府,就在陳府旁邊,這樣兩個人來往便方便了很多。錦衣衛在朝中,是個讓人又恨又怕的角色,正經的官員很是鄙夷這些錦衣衛,可是陳於這個侍郎卻公然和一位錦衣衛來往密切,而且據了解,這兩個人居然還是連襟!這下子,有些宵小之輩更是不敢去動那陳於。
陳於一家子就這樣在北京過了第一個年,雖然劉氏等人不在身邊,可是依然溫馨無比。從正月初一一直到十五,陳於都待在了家裏陪寶兒和孩子,馬歡還有劉昌熙三個人聚會喝酒都是在陳府進行的,這段日子,真的是到了京城以來,最舒心的日子。